当前位置:读零零>>北宋大郎> 第一百零六章 分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六章 分封(1 / 2)

武大郎就这样被时迁火急火燎拉回了县衙,来到已经陷入僵局的审问中。

“大郎哥哥,你总算回来了,就等你宣判了。”裴宣满是激动的喊道,现在没官职在身,做什么事都难。

“裴宣兄弟、蒋唠叨,进来一下。”武大郎对两人招了下手,来到内堂。

“来了。”坐得无聊的裴宣和蒋敬马上进了内堂。

“坐、坐。”武大郎忙招手示意两人坐下。

“大郎哥哥,怎么了?”蒋敬问道。

“这不是名不正言不顺嘛,那我就得给你们封个头衔,省的以后遇到这种事大家都无能为力。”武大郎尴尬的笑道,做官没经验,不知道该怎么办。

“好主意,那就封啊。”蒋敬拍了下扇子道。

“可我不知道有哪些官可封,具体所司何职?”武大郎大手一摊,无奈道。

“县令以下的官员中分为县丞、主簿、县尉,还有就是再次一等的巡检、狱丞、闸官、仓大使等,最后的便是押司、衙役等职务。”蒋敬侃侃而谈道,虽然应试落榜了,但却早已将更个官职牢记于心。

“县丞、主簿、县尉这些职位怎么样,具体管哪些方面?”武大郎虚心求教道。

“县丞始置于战国,为县令之佐官。秦汉相沿,典文书及仓狱,为县令之辅佐,历代所置略同。丞之官秩,汉为二百石至四百石。”蒋敬摇头提扇道。

“再具体点?”武大郎听得云里雾里,两眼一抹黑。

“县丞以辅佐县令,主要职责是文书、仓库等的管理。我朝开朝时曾一度废除,或以主簿兼任,但现在大多设置此一官员,以便分担。”蒋敬详细的解说道。

“文书、仓库的管理,蒋唠叨,这不是你所擅长的嘛,想不想过把瘾?”武大郎诱惑道。

“大郎哥哥愚昧,县丞岂是县令所能任命?”蒋敬无语道。

“那我有什么权利?”武大郎郁闷道。

“吏士的任命就归哥哥你管。”蒋敬道。

“蒋敬听令,今聘请神算子蒋敬为鄄城押司,暂代鄄城县丞一职,俸禄月十千(即十贯),禄粟月三石。”武大郎眼睛瞟到内堂案几上**的官印,随意抽了张空白的官文,按了下官印,内容让蒋敬自己去填写。

“大郎哥哥厚爱,可这使不得。古往今来,哪有吏士暂代县丞之职,莫要惹来非议。”蒋敬没想到武大郎做事这么豪爽(说的难听点是草率),一句话便击中了自己内心向往已久的职位,但此事不符合情理,唯有劝阻道。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何况大家都是兄弟,有何不可?”武大郎无所谓道,心里却打着小九九。鄄城反正就是个烂摊子,换成自己亲力亲为,恐怕一件事都干不好,到最后还得麻烦几位兄弟,还不如做件好事,将自己的脏活累活全塞给他们,还能换来他们的感激。

“可...?”

蒋敬还想说什么,却直接被武大郎接了过去。

“没什么可是,我是县令我说了算,反正县丞、县尉、主簿死的死,逃的逃,整个鄄城我就是土皇帝,你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他们还敢回来,我正想将他们革职查办”武大郎摆摆手道,这可比在梁山上落草强多了,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谢谢大人,蒋敬听命。”蒋敬撇开了以前的玩世不恭,恭恭敬敬的弯腰拜道。

“都是兄弟,何须客气。”武大郎忙扶住道,自己可不习惯蒋敬这般,搞得跟裴宣一样无趣。

“大人使不得。”蒋敬忙回道。

武大郎见此呦不过蒋敬的这般,只能继续问道:“县尉所司何职?”

“县尉与县丞同为县令佐官,掌治安捕盗之事。一般大县二人,小县一人。西汉长安与东汉洛阳,各有四尉。魏、晋、南北朝沿设。西晋洛阳与东晋南朝建康各有六部尉。隋改尉为正,后又置尉,分户曹、法曹。唐初再改为正,旋复为尉,县二或一人,掌分判诸司之事。我朝县尉以阅羽弓手、禁止奸暴为职责。”蒋敬又是摇头晃脑引经论据说出了一大堆东西。

“就是类似判官的职务,正适合铁面无私的裴宣兄弟。裴宣听令,今聘请裴宣为本县押司,暂代县尉一职,俸禄月十二千(即十二贯),禄粟月四石。”武大郎对着裴宣道。

“多谢大人,裴宣誓死以报大人栽培。”经历过官场的种种,没有使裴宣消沉,即使上梁山还幻想着招安为官的一天,没想到武大郎提前使自己摆脱了贼人的处境。虽然只是吏士,算不得官员,但总比落草强些。

“蒋敬,不知主簿所司何职,是否专管农事生产?”现在灾荒过去,正是春耕的大好时机,九尾龟陶宗旺应该最适合这职位。

“主簿,乃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盖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自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郡县皆有之。”蒋敬仍是引经论据道,没一句靠谱的。

“岂不是和县丞职责相同。”武大郎觉得奇怪道。

“县丞主外,辅佐县令大人处理全县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