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到了今天,近十万的华夏国大军全部抵达成都城,在这里胜利会师,在蜀人的心里,造成了一种不小的阴影。因为魏军打败了蜀军,而华夏军又打败了魏军,这就足以说明华夏军对付蜀军根本不再话下。
另外,华夏国的政策开明,军队纪律严明,入蜀之后,并未给百姓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反而是诸葛亮最初提出的约法三章在蜀地掀起了一片浪潮,以至于华夏军走到哪里。百姓都夹道相迎。
如今的成都城里是一派祥和的气氛,三方势力全部汇聚在此,虎卫大将军甘宁成为了实际上的领,另外军中还有蜀汉的旧臣、魏国的旧臣,大家和华夏国的人组成了一个很强大的体系,虽然是三方势力。但是却都彼此持平,没有出现什么不良的事情。
蜀汉的皇宫大殿上,甘宁带着众多文武一起登上了刘璋昔日的大殿,看到这种豪华奢侈的装修后,不禁为之感叹。
甘宁本身就是益州人,当年纵横长江、汉水一带的“锦帆贼”,现在却以华夏国五虎大将军之一的身份回到了益州,这本身就是对当年那些益州人的一种讽刺。因为,甘宁曾经在刘焉的帐下当过县尉。但是后来受到了排挤,不得不离开益州,自己拉起一拨人,当起了水贼。
此时,甘宁重回成都,故地重游,却让他的心情感慨良多。
甘宁大摇大摆的直接坐在了刘璋昔日的皇帝宝座上,手摸着宝座上的镶嵌的宝石、金玉、玛瑙等物。不禁叹道:“刘璋奢侈如此次,如何能不亡?”
司马懿、诸葛亮、庞统、黄权、张绣、郝昭、邓翔、令狐邵、宗预、刘巴、杨怀、吴懿、吴班、孟达、吴兰、雷铜、费观、庞羲、邓芝、董和、秦宓。以及魏军的一些降将全部依次站立在大殿之中,看到甘宁从皇帝的宝座上走下来,心中却都是一派怅然。
“皇上分兵攻取成都,今日蜀中已经大定,只有局部尚未平定,依我看。传檄可定。现在,请大家各述功劳,我也好写捷报呈报给皇上,等待皇上的近一步指示……”甘宁环视了一圈,颇有大将风范地说道。
话音一落。司马懿第一个出列,当即陈述自己的功劳。紧接着,诸葛亮也当仁不让。再后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但是魏军的降将却没有半点言权。
甘宁听到声音一片嘈杂,诸葛亮、司马懿尤为争抢的激烈,司马懿认为自己取成都有功,诸葛亮则认为成功的牵制了敌人的兵力,才使得司马懿轻松攻克成都,两个人言辞凿凿,都互不相让,以至于看上去争吵万分……
“够了”甘宁忍无可忍,大声呵斥道,“你们都给我闭嘴大庭广众之下,你们当众争吵,不觉得羞耻吗?”
司马懿、诸葛亮都是年轻气盛之人,而且两个人一路上都自认为贡献的比较多,所以他们两个争论的焦点,则是集中在是牵制敌人的功劳大,还是攻占成都的功劳大。因为这是两个军的事情,不是他们一个人的事情。
司马懿竭力争功,为的是张绣、庞统、黄权、杨怀这一路攻克成都的兵马,诸葛亮则是仗着有甘宁撑腰,竭力将功劳揽到甘宁这边,那么他的功劳也就会大了。
甘宁的话音一落,司马懿、诸葛亮便不在吭声了,整个大殿中都鸦雀无言。
司马懿这时候朝庞统使了一个眼色,庞统微微地点了点头,便站了出来,先朝着甘宁拜了一拜,紧接着又朝在场的所有人拜了一拜。
诸葛亮看到庞统如此,似是有恃无恐,而且表情淡定,便暗想道:“阿丑难道有什么诡主意?”
庞统从怀中拿出了一封密信,直接递给了甘宁,缓缓地说道:“大将军,这是皇上让在下交付给大将军的一封密信,请大将军过目。”
所有人的都为之一震,谁会想道庞统身上还有一封密信,一时间,众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甘宁手中的那封密信上,都想知道这封密信中到底写的是什么。
甘宁当即打开一看,匆匆浏览过后,便哈哈笑道:“皇上圣明。”
甘宁的笑声落下之后,环视了一圈迷惘的众人,当即说道:“圣谕司马懿、诸葛亮、庞统跪听”
司马懿、诸葛亮、庞统当即跪在地上,大声地说道:“臣等在”
甘宁道:“陛下圣谕,密信拆开之时,便是三位返京之日,请三位同行,即可返京,不得有误。”
司马懿、诸葛亮、庞统三个人面面相觑一番,同时回答道:“臣遵旨”
甘宁走到司马懿、诸葛亮、庞统三个人身边,轻声地说道:“圣谕。让三位即可返京,我这就派出快马,给三位预备些干粮,你们就朝洛阳去,沿途不得骚扰郡县,不得在驿站留宿。日夜不停,马不停蹄的返回京城,皇上限期二十天。”
庞统大为吃惊,心中暗道:“二十天?这现在的蜀道,少说也要走上十几天才能出去,皇上让我们这么急着回去,到底是干什么?”
司马懿、诸葛亮也是同样想法,和庞统又互相对视了一眼,但是又不能说什么。只能先接旨了。
甘宁看出了司马懿、诸葛亮、庞统三个人的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