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支持他,你应该知道这代表着什么?”林子轩说道。
“独孤家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像元家那样自立,而要支持李渊呢?”郑煌说道,“独孤家的人怎么会甘心情愿的支持李渊呢?”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独孤家的家训。”
“家训,是什么?”
“永不自立。”林子轩说道。
关于独孤家的家训,林子轩还是在后世听那些历史专家们说的。要知道隋唐时期独孤家作为关陇贵族之首,不管是他们明面上的实力。还是暗中隐藏的实力都是很厉害的。就连和他们不相上下的元家都反了,他们为什么还要甘居人下支持李渊呢?所以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因为当年独孤信所建立的家训。
这个家训告诉独孤家的人,只有隐藏在幕后掌控全局才是对家族最有利的,就像后世欧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一样。这样最起码他们不用站在台前。时刻承受着天下人的监督。
“这个属下还真没有听说过。”郑煌是真的没有听说过这个家训。
“关于独孤家的这个家训,除了历任家主知道之外,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我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才知道这个家训的。”林子轩对郑煌解释道。
“按着主公的意思,咱们的主要对手还是李渊。”
“没错。不过现在这个老狐狸自从到了太原之后就将自己所有的弱点都隐藏起来了,使我再也找不到他的什么弱点了。”林子轩苦笑一声,“给你说实话吧!在涿郡的时候。我就一直再想办法让他率先蹦出来,那样我就能够明目张胆的灭了他,最起码也让杨广的注意力转移到他的身上,可是这个老狐狸让我根本就找不到机会呀!”
“呵呵,看来还有主公搞不定的事情呀!”郑煌笑道。
“这有什么呀!我又不是万能的。”林子轩说道。
“可是在我们这些人的眼里。主公就是万能的,没有什么是你搞不定的。”郑煌轻笑的说道。
“没想到我在你们的眼里是这样的人呀!看来我以后的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了,免得到时候做出什么事情来,让你们失望。”林子轩说完,自己就笑了。
“如果主公信得过我,就将这件事交给我吧!我虽然没有李密说服杨玄感那样让李渊起兵造反的本事,但是让朝廷的注意力始终放在他的身上的本事还是有的。”郑煌主动请缨道。
看着郑煌的样子,林子轩就知道他心中的好胜之心升起来了。对于郑煌性格林子轩了解的很透彻。知道他是一个好胜心切的人。在自己的压制下,他都表现的十分的想超过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更别说一个迟早要成为对手的李渊了。尤其是李渊还被自己形容成一个这么难对付的人。越是难的事情对于郑煌来说越是具有挑战性。而林子轩正是因为了解郑煌的个性,所以才故意将李渊说的这么难对付,目的就是激起他的好胜之心。
对于郑煌的才华林子轩是很佩服的,可是他就是有一点不好就是容不得人。以前自己还没有现在这样实力的时候,他很是能够克制自己的性格。可是随着自己的实力逐渐加强,他性格上的缺点就暴漏出来的。如果不是他真的有才华。如果他不是最早跟随自己的,林子轩都想将他给抛弃了。可是后来想了一想。身为上位者如果连他这样的人都没法接受,那么以后自己怎么治理天下呢?怎么能够让天下人信服呢?
所以。尽管林子轩对他很是失望,但是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将他本事用在正途上,而不是消耗在无休止的内斗中。如果搁在太平盛世,或是他们已经取得天下的时候,郑煌说不定会得到林子轩的重用,毕竟那时候的朝廷需要郑煌这样的嫉贤妒能的人。可是现在他们正处于创业期,正是一心一意干事业的时候,所以林子轩绝对不允许有人破坏这个来之不易的局面,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要将郑煌带在身边的原因之一。
“对于先生的本事,我还是了解的。这件事就交给先生了,在这件事情上锦衣卫全力配合先生。我只要一个结果,那就是我绝对不允许李渊过舒服了。”林子轩一字一句的说道。
“主公放心,我会办好的。”郑煌保证道。
“那就好。”林子轩点点头道,“对了,扩军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主公放心,都已经整编完毕。”郑煌向林子轩抱拳说道。
“那就好,接下来我要和高丽见见真招了。”林子轩仔细的说道。
“现在我们有四十万辅兵民夫,还有三万幽州军骑兵。这四十万人里,其中各类工匠马夫伙头兵等都占了不少,剩下的则都是运粮一类的民夫脚力,真正称的上是精壮的汉子不到十万人。虽然已经整编完毕,可是这十万人要想上战场还得有些日子,所以目前我们真正的战斗力也就是幽州军的三万精锐。而且这三万精锐还要驻守五处地方,所以我个人觉得,幽州军最好是不要分的太散。现在新城等四城有坚城可守,所以我个人觉得派八千轻骑加四万民壮分守新城四城。一城两千精骑作为机动力量,一城一万民壮负责守城。剩下的两万精锐则全部进驻辽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