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阳光从洞顶倾泄而下,在湖光的映衬下,山洞中顿时光明大放。
几人用湖水清洗一番,一个个神清气爽的来到那布好法阵的平地上。
墨天榫将几块灵石插入法阵的凹槽之中,随着灵光流转,法阵运转起来,一道道灵力向着法阵中心的小鼎蜿蜒而去。
只是这些灵力在到达小鼎之下时,又启动了另一个法阵。一道如烛火般的火苗在小鼎下闪现出来。
夏东阳端坐在法阵中的赤红小鼎之前,不停的发出各种指令,小鼎下的火苗也时大时小。他的手上也未闲着,手法熟练将一份份药材送入鼎中,或变成一团团的液体,或变成一小撮粉沫。
熊辰和蒋步青帮不上忙,只能在一边看着,看夏东阳眼花缭乱的变幻手法,看他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眼神都可以让墨天榫迅速的变幻法阵,从而改变灵力的供给。
二人的配合可谓是天衣无缝,一两个时辰下来,竟没有一点出错的地方,这让熊辰也暗自惊讶。
二人到底修为太低,一两个时辰过去之后,二人终于现出疲态来,手上动作也生硬了许多,这让熊辰也不禁担忧起来。
这个时候,在小鼎之中,数种材料被灵力包裹成数团,缓缓的融和,一道道药香味在洞中弥漫。
以夏东阳的修为,自然不可能做到灵力外放,这些包裹着药材的灵力也都是法阵所为。无论是提供灵力的外围法阵,还是小鼎中的法阵,都是起到重要的作用。然后,最为关键的是夏东阳对每一种药物的理解,哪种药物需要什么温度以及融合的顺序都是十分精确,稍有差池,一炉丹药也毁于一旦。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夏东阳的眼神越发专注起来,发出的指令也越发频繁,这自然也让墨天榫疲于奔命。
熊辰倒是有心上去帮忙,但又担心会错意而徒增麻烦,最终还是按捺不动。
好在,熊辰并未担心太久,随着一道灵光向小鼎一涌而去,一大团赤焰将小鼎团团包住,瞬间火焰一收,一股吸力从小鼎中一扫而出,仿佛将空中的药香一扫而光,接着数道蓝光向小鼎一涌而去,将一粒粒指头大小的丹药紧紧包住。
“成丹!”随着天籁般的二个字出口,夏东阳才身子一歪,体力不支的向一旁歪倒。
早已守在一旁的熊辰连忙将其扶住。
墨天榫倒是好些,不过也是满头大汗,跌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看样子,炼丹对二人最大的问题还是体力上,看来得赶紧将修为提上去,不然以后如何炼制更为复杂的丹药。
蒋步青望向小鼎,道:“好象是成了六粒丹。”
夏东阳喘息了一会才道:“这已经是我的极限了,看来得尽快将修为提升,以前醉心丹道,倒是疏于修炼了,修为提不上去,再高妙的丹道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熊辰自然也注意到小鼎中的六粒晶莹剔透的丹药,每一粒丹药的表面上凝结出三朵奇异的符文,形如三朵盛开的小花,这正是“三花补灵丹”的由来。
一次成功炼制出六粒筑基期的丹药,虽说体力上有些勉强,参加神丹司的考试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法阵和灵气相助,但其在炼丹上的天赋却是无庸质疑,待日后修为提升,独立炼制出丹药也并非难事。
以他现在的修为,去神丹司考个一阶炼丹师倒不会多难。
若是有了这一阶炼丹师的头衔,恐怕也会引起一些势力的注意,以修仙界对炼丹师的尊崇,花费资源让其开灵也是有可能的。
若是其始终以残灵根进行修炼,其修为实在难以提升,一般的高阶丹药也是很难涉及的。
这种利用法阵提供灵力进行炼丹的方式,大多存在于理论之中,真正实施起来即要难上太多,这不但需要灵力充沛之地,还需要法阵,并且需要阵法师与炼丹师的默契配合。除此之外,炼丹本身是一项精细的工作,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极其精准,这就要求炼丹师的神识比普通修者强大太多。
熊辰暗想,若是自己坐在那丹炉前操纵如此多的药物,又要精准的控制温度、份量、融合顺序……看来这夏东阳还挺不简单,至少在神识上,绝非普通炼气修者可比拟的。
实在难以理解,一个残灵根的修者,竟有如此强大的神识。
山洞之中,湖光潋滟,一道道若有若无的药香随风飘散,虽只有那么一丝,但那沁人心脾的灵力却是让人心神一震。熊辰也不由得眯起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