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震动美国
……
就在郭凯浮想联翩的时候,全美国的新闻媒体都因为优尼科公司的股权变动炸了锅!几乎所有在达拉斯设有新闻采集中心的媒体都在庆幸,并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派出了摄制组和记者。连绵不断的样子仿佛能把人的眼睛耀花。
本特利.罗,是一个二代华裔,原本他就是优尼科公司的新闻发言人。这次优尼科被太平洋石油工业公司全资并购之后,他是优尼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保留下来的不多的几个之一。
“欢迎各位参加太平洋石油工业公司的新闻发布会!……现在,我隆重的向各位介绍我身边三位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的公司代表,他们分别是原优尼科公司董事兼总裁莫罗斯.乔丹先生,原优尼科公司首席执行官凯尔.萨斯先生。以及太平洋石油工业公司首席执行官凯.陈先生,大家欢迎!”
不过掌声刚开始,就快速落下了。
相比这些人的身份,作为新闻记者的他们更希望探究这桩令人匪夷所思的收购背后的内幕消息。
“请问陈先生,是什么原因让你决定收购优尼科公司?”
“请问乔丹先生,优尼科公司最后的并购价是多少?”
“请问萨斯先生,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优尼科做出了把公司交易出去的决定?……
太多的疑问,一下子全都冒了出来。
几乎在一瞬间,原本还看着有些秩序的新闻发布会大厅,顷刻间便变成了普通的小区菜市场。
“安静。大家请安静,保持秩序,一个个问问题!”
在本特利.罗的大声呼吁下,原本混乱的发布会大厅中总算是恢复了平静,但看着下面记者脸上焦急的神色,显然这次不能够解开他们内心疑惑的话,刚才的混乱将会重新出现。
“因为此次的采访只有3分钟,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将会随机从各位之中选取位记者的问题作答。”
话落,本特利.罗眼神快速在台下的记者群中搜寻一番后。伸手一指,“旁边那位穿黑色西装的先生!”
被本特利.陈点到的第一个幸运儿,此刻早已经迫不及待的拿着话筒站了起来,“我是《达拉斯都市报》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凯.陈先生,这次太平洋石油公司并购优尼科公司的具体交易金额是多少?是举债并购,还是全部现金交易?”
本来他还想说股权置换来着,但想想双方的市值,用股权置换的方式收购比太平洋市值高2多倍的优尼科公司,根本不可能。
陈凯扶了扶话筒镇定道:“关于这次交易的具体资金。属于公司商业机密,我无法回答。不过我能告诉各位的是,这次收购优尼科公司,我们并不是举债收购,而是真正的全资收购!”
“好了,现在左侧那为穿红色上衣的女士,你可以提问了!”本特利.罗连忙道。
“我是《纽约时报》的记者爱丽丝,请问莫罗斯先生,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您卖出了优尼科公司?”
“卖出优尼科公司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优尼科旗下9719名员工需要工作,需要养家!而因为我们的工作失误,优尼科在石油勘探和开采上投入太大,以至于公司难以为继,不得不宣布倒闭,而且倒闭后我们并没有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为了避免一家拥有上百年历史的石油公司最终解体,我们董事会作出了把它卖给太平洋石油工业公司的决定!”莫罗斯.乔丹慢慢说道。
从他的神色中,依稀可以看到一丝不甘!
当然,这厮不甘倒不是因为优尼科公司的倒闭,而是没有从优尼科的收购案中得到满意的利润。
当初,为了尽快逃离优尼科公司这个烂泥潭,在摩根大通的投资部门找上门来想要收购的时候,他用市价就把自己手中优尼科公司12.9%的股份全部卖了出去。
如果,他知道这次收购优尼科公司的并非摩根大通,而是来自东方香港的太平洋石油工业公司的话,那么同样的股份,他就不会只卖13亿美元,而是最少16亿美元,甚至更高。
不过,现在说这个也已经晚了,那怕他再不甘,也不敢在优尼科公司交易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跟摩根大通抱怨。
“右后侧穿白色夹克的女士!”
第三位得到采访权的年轻女子,站起来就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问题抛了出来,“我是《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艾芙琳,我想请问一下陈先生,在并购优尼科公司后,太平洋石油工业公司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
“各位知道优尼科公司的倒闭,很大的原因是在石油勘探上投入过高,回报不足,造成利润大幅下滑导致的。所以,在这次并购结束后,我们将拿出一年的时间对优尼科公司的业务进行整合!整合期间,我们将暂停石油的勘探和开发工作。不过,我们并不会因此而大规模的裁员。”
“太平洋石油工业公司的总部在香港,那是不是代表着并购优尼科以后,公司的发展方向也将朝东方倾斜?”
“这个我无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