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日新王莽> 第126章 皇上大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皇上大礼(1 / 2)

刘歆竖鼻子横眼晴,构成公意的秩序。读零零小说你在他的身上,发现自己也是横眉竖鼻子。因而,王莽放心他导演朝廷礼仪的事。他有古历史知识为基础,凡事是能说出个道道。在经书时代,一切都讲究依据在那里。《诗经》上有吗?《周易》上有吗?《尚书》上可说过?一切都得有来源。王莽把时代的心思猜透了,他对刘歆所办的事绝对放心。刘歆向王莽讲解礼仪程序,“先上高祖庙,举行告祖仪式。仪式之后再回来,在未央宫祭祀明堂。再到太后寿星殿接受皇冠,玉玺。头戴皇冠捧着玉玺的皇上,在卫士的前呼后拥下,上未央宫登位。端坐龙椅,摆出君王博爱之态,接受朝臣们的朝拜。朝拜结束,整个过程也就结束。”

“皇上接受大臣朝拜的时候,是由我打头领着吗?我走前象龙头,大臣依等次排列象龙身象龙尾。”王莽问到刘歆的脸上。

“不如此设计不能体现安汉公的尊贵。是这样设计的,是这样的秩序。”

“事行得自然,象春后是夏是秋,那样的具有当然性,唯一性。来于自然,做得自然,掺不得半点假。如果在那个环节出了差池,被他们抓住不放,就会遭到指责,置于被告席位。不要怪大臣心胸太小,太窄。我们的时代是经学时代,经书把我们削成胸无半点空间,我们怎么大度得起来。”

王莽望着一层高于一层的台阶,望着大梁栋木纵横交错而成的大殿,他想到了皇上的亲眷们,他问刘歆“礼仪是件各得其所的事,先后,上下,左右,一切都是很有讲究的。皇上的亲眷们如何安排,是件恼心的事,你有怎样的高见?”

“选焦点入手,重用卫宝,搪塞大臣们的嘴。”

“为什么选卫宝呢?”

“他是皇上的舅舅呀,是我们的习俗,是我们的朝政。你的姑父做皇的时候,不是选舅舅王凤做卫尉。”

“选皇上的舅舅做卫尉,做护卫,护卫皇上的安全。主意不错,用起来对皇上,对皇上的母亲,都有个好交待。外甥由她的兄弟守望着,她难道不放心吗?这样以来,我有理由不许她进京了。”

“你不认为有点过分吗?”

“不过分。我是狠在先。不许她进京,是怕她多事,怕她招惹生非。虽然她天性不是个多事的人,但我不能不防万一。”

“此话有点绕,我不太明白”

“换句话说,卫氏不是多事的人。但她可以成为各派争相打斗的工具。成为刺向我们的剑。”

“他是个九岁的孩子,离开母亲太残忍了点。你不觉着?”

“也觉着有点。但这就是朝政,我儿子王获死了,谁同情过?听说,儿子京城之后,卫氏在家哭了三天三夜,有这事吗?”

“有这事,女人就是短见。不比男人,志在四方。封她的兄弟目的就是安慰她的”

“我怕家属们不舒服。女人只要孩子。其它东西对于她来说,没有多大吸引力。生养是她们天生的本能”

“决不能让傅氏的事在她的身上重演”

“这事该如何向太后报告?”

王莽说“不用报告了!她无心问事。只求安宁,只求平静。游春之类的事,她倒是很喜欢。”

刘歆把王莽的话吞在肚里变成密令,他那饱读经书的脸正在失去信仰。王莽从他的脸上读出了他想要的忠诚,他的语气也因此和缓下来“今年的告庙会同往年一样吗?准备献那些牺牲到庙殿?”刘歆说“规模,规格都比去年大,有猪牛羊,三牲齐全”

“没有了吗?”刘歆一脸困惑,说“没有了”

王莽说“还有一样东西你没有想到。”

刘歆惊讶“还有我没有想到的?我是当今礼仪大师。”

“据传,有越裳氏准备在那天送三只雉”

“三只雉,越裳氏。《周书》记载的神物真的来了,在一仟年后的今天来了!!明天的大礼,我把献雉排在众戏之上,做为头戏推出,让大臣们在脑子里刻下痕迹。象刀子割下的痕迹。”

王莽指派王舜负责向姑姑太太解释礼仪大礼。说到“越裳献雉”,太后一脸的迷惑,她不明白三只雉的含义。问王舜“民间人杀不起猪羊,以鸡替代,白鸡是羊,黑鸡是猪牛。有了猪牛羊,外加三只鸡,礼是不是隆重过分,有点多礼过头。多礼反而不好。接礼的是神,神是不可欺的。”

“寿星太太,三只不真的是鸡,是象鸡一样的东西,叫雉。”

“你刚才说雉象鸡。我说是鸡的时候,你又说不是鸡。不是鸡难道是凤凰?”

“比凤凰还要珍贵,”

“到底叫么东西。很贵的吧?”

“也不是花钱买的。花钱也买不到。是越裳氏贡献的”

“那鸡要值多少钱啊”王舜说“一只比得了进贡的猪牛羊”太后说“金鸡鸡银鸡鸡,这样值钱”说过之后又改口说“比得过上供的猪羊,价值简直了得。记着,要感谢人家,把羊皮地图拿过来我找找,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