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邑见大司马过来串门,忙过来问好“乍了?表哥有闲心了?你可是个闲不住的人。www.DU00.COm”
王莽说“大司马那里有闲时间。夜以继日还怕不够,找闲只是表面文章罢了。”
王邑说“这几天好忙,葬皇上。继子继位,这些都上历史的大事儿。数外边小事,更是多了。匈奴犯边。羌胡乱三郡。山东人十万传麦杆相约‘上京城要土地要饭吃’。还有不死不活的市场问题。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我连着数,都数昏了头,不要说冲锋在前的做了。大汉朝廷也只有你有这样的精力。是大汉的福气,也是太后姑姑的福气。”
王莽说“我有颗火热的心。没有热心肠,早就灰了。也是我这人犟脾气。多次碰壁,我是逾挫逾强。”
王邑说“不然家族里弟兄们都听你的!”
王莽说“你刚才列了那多事,还有件事没有数到。”
“么事?”
“提亲的事。”
“提谁的亲?”
“皇上呀!”
王邑说“继子的婚姻,不仅是个人大事,更是朝廷大事。”
王莽说“要慎之慎”
王邑说“选皇后。一要选德,二要排势力。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王莽说“势力可以培养。但对于德字,不是一句培养就能解决的复杂的问题。在我的意识里。德是天生的。是立家之本。我坚定的信仰着。”
王邑说“前天我看见傅晏也到傅后府上去了。”
“不要说傅后,”
“那称呼什么?”
“称傅氏”
“那我改口好了”
王邑说“看来傅氏在傅喜与傅晏之间选择,没有第二种可能。”
王莽说“傅喜是个经学道行很深的人。他写的论春秋算得上现在的精品。从德性方面,傅氏应该选择他。但傅晏同傅氏更亲近。他俩是同父同母所生。不象傅喜,是同父不同母。”
王邑说“我估计选择的是傅晏,而不是傅喜。”
王莽说“结亲也是结义结利。傅氏我行我素,是个很难合作的人。与她结上了亲,把利益等事捆在一块。明智的傅喜会选择后退让贤。”
王邑说“依现在的位次而言是非傅喜莫属。”
王莽说“可以采用变通的法子。让傅喜先在大司马位上顶下。待傅晏嫁了女,做上皇上丈人之后,有了身份,也就顺理成章的接过傅喜的位子。傅喜也没有理由呆着不走。”
王邑说“我从来相信你的判断。傅氏会按你的断定走下去的。”
王莽说“现在我还没有辞职,但我预言在先,他们之间已把大司马换了三次了。一次是傅喜,这次是傅晏,最未次是董贤
以后呀,照我的观点,傅氏还得不停地变下去,一直变下去,变到她死的那天。”
“为什么呢?”
“因为她喜怒无常呀!”
王莽问“傅喜的女儿今年多大?”
王邑说“我不知晓,只晓得傅晏的女儿今年十四了”
王莽说“从她先选傅喜,后选傅晏不看,应该不超过十五岁”
王邑不惑地问“大司马为何问得这样细?”
王莽说“我看,他的女儿与你的儿子很般配。”
他俩在这里说话之时,外面两宫女跳起来对骂“千刀刮的,我叫你手要勤。收拾,整理,都手头小事。一个勤字,随手就行了。红线搁红线一块,白线搁白线一块。红白分明,谁见了谁清。现在裹一起,鸡脚绊狗脚,扯不清了”
王舜王莽听着一惊,说“这是谁在这边上说话,难听得很,王兴,你去看看,奴才们说话没有章法,乱得很。”
他俩边说边走,风吹树叶沙沙响,王莽说“傅氏两兄弟,同父不同母。天生感情基础不牢靠。傅氏短见,定皇后引纷争。把本不牢靠的兄弟联盟破坏得一干二净。此后这纷争必会越演越烈。皇后的争夺必然演变成大司马争夺。皇后只有一个,决定上了解决纷争没有第三条路,不是选傅喜就是选傅晏。兄弟两人反目成仇已成定局。胜者与傅后结成联盟,失败落选的必定充当反傅急先锋。怨呀,恨呀,没完没了的报复与反报复会不断地上演。”
王舜说“执政高与低可见一斑,高明人能把这事办成拉邦结派的大好良机。”
王莽说“我们应该把失败的拉拢过来。拉过来的傅家人会死心塌地跟着我们王家铁心的。”
王兴过来报告,“是王燕的两个女仆为线的事吵开了。一时言语激烈,对骂了几句”
王莽想,女儿也大了,该找个婆家了。想到这层,他把眼死盯着王兴。王兴一时不知所措说“我骂了两个女仆,鸡脚绊狗脚是不吉利的话。在皇宫,骂人都要讲究艺术。不能粗俗,否则被人瞧不上眼。我吓唬她俩。俩人跪着求饶”
王莽说“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