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的战斗没有套路限制,但你现在还没到那个地步,去练一练也好。”
这句话虽然冷淡,却像一针强心剂,给了苏霓相当大的鼓励。最终,她决定坦然接受,兴冲冲地带着空间钮,去了那些名叫“机动装甲实践应用”和“高级战术战略”的课程。
学院的实战教官全部出身于军队,部分更有贵族家庭背景,相当客气有礼,说话亦有分寸,很少出现让人不快的过分要求。进入第三年后,每名教官照看二十名学员,直到学年结束为止。他们平时配有一名助手,帮助检查护理机甲,控制学院行动。如果是到凯旋星其他大陆,甚至其他星球的实战训练,助手数量将增至两名。
其实幼儿园阿姨照顾孩子,仔细程度也不过如此,可见学院对他们的重视。苏霓被分去的那个大队,其他人全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将毕业学员,男女各半,只有五名出自普通家庭。她以越级身份进入,本就引人注意。等她把雪鹫唤出来的时候,更是受到包括教官在内的所有人侧目。
“上学用的机甲,差不多就行,值得这么下本钱吗?”教官问。
“……”
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名叫伊卡尔德,据说三十岁时就离开军队,任职于范伦海特。和他过去的同僚比起来,他的实战经验自然不是特别出众,对高端武器的把握也过时了。但他善于安抚学员,基础也十分扎实,仍是一位不错的教官。
苏霓上课之前,找到了学员评点教职员的讨论区,搜过所有教授教官的口碑,得知伊卡尔德给成绩时有些严格,但很值得信任。此时,她只是笑了笑,平静地说:“这是别人买给我的,我也觉得太华丽了。不过往好处想,以后就不用更换机甲了吧?”
“唔……如果要应付激烈战斗,或者极端环境下的战斗,”伊卡尔德说,“还要做少许升级改造,否则容易出问题。但是,就算这样,这已经超过机动部队的水准了,你可以一直用下去。”
他一说话,立即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力。苏霓这才松了口气,扫视着身边的同伴和机甲。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他们将组成一个二十人规模的团体,作战时需要同进同退,说不定还会遇到必须携手度过的危险。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需要和同伴打好关系。
进行课程的地方在学院区域之外,是一大片巨大的空地,被郁郁林海围绕着,其大小足以安放百架机甲。机甲们多为学院发放的制式,其余的有高有矮,有胖有瘦,美貌程度不一,处于香肠和雪鹫的区间之内。只有一架和雪鹫差不多高,其余的都要矮一些,看气势就远远不如。
它们的主人长得倒都不错,最差的也和西蒙先生一个等级,望向伊卡尔德的时候,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神色。
伊卡尔德大声说:“现在,打开你们的终端,连接到这门课的页面。页面上已经列出各种可能遇见的环境,和该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敌人。我的要求是,你们马上写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你们左边同伴的机甲,从武器、属性、参数、特点开始,描述尽量详细,并任意选取一种环境,陈述该机甲如何在该环境下应付该敌人。不许交谈,只能观察!”
苏霓说:“……”
她的运气非常不好。那架机甲矮小而陈旧,赭石色的,光看炮口,实在判断不出来是什么炮,而且装备着最普通的链剑,很难洋洋洒洒写一大篇。而且她知道的对敌手段也非常匮乏,无论遇到什么怪物,大概只能上去砍,砍不过就用炮轰,还不行就跑吧。
她盯着机甲看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了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是因为对论文爱的深沉”。
即使在地球上,有实践或者实验的课程,也往往是学生的最爱,上课时整个人都会精神起来。这里当然也是一样,然而,说好的实践应用呢?
不管怎么说,她的学习生涯就这么悲惨地开始了。实践应用的初期,仍以熟悉过去学到的操作为主,而且必须精通各种热武器的效果和用法。以雪鹫上的离子加农炮为例,蓄力一炮,可以烧融学院机甲的金属关节,把不走运的驾驶者当场蒸干。若无扎实的操作基础,这一炮极为容易伤及共同作战的同伴。
没有人乐意待在蓄能的加农炮附近,就连教官也说,不到临近毕业的时候,她很难得到使用这四门炮口的机会,最多用用反轨道导弹。
因此,他们初期的实践还在大陆上进行,偶尔也到海洋中,甚至深海海底。这些地方蓄养着奇怪的生物,有精于肉搏的,有精于特种技能的,一小部分还有精神攻击能力。他们要做的,是把曾经学到的理论应用出来,了解、熟悉并配合同伴的异能和魂能,辨认异兽和异族,之后做出危险性最低,效率最高的攻击。
苏霓曾弱弱地提出,难道不能先去打它一下,看它怎么反击,再思考如何应对吗?三秒钟之后,伊卡尔德无情地毙掉了这个幼稚的想法,告诉她这就是找死。她当众丢脸,非常忧郁,又不能解释说虫母就是这么做的,只好回去突击复习,打算在最短的时间里啃完《人类的敌人和朋友》。
还好,她的搭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