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呢?”
张牧伸手用胳膊当着刺眼的眼光道:“还能有什么打算?等办完了这件案子,就该去秋闱了。要是顺利,说不定明年就能去南京。”
“真的?”小郡主一听就坐了起来,认真的问道。
“骗你做什么?你皇爷爷的意思说的很明白。”张牧苦笑道。
“那太好了。你若是能来南京,就有人能陪我一起玩了。”小郡主开心的说道。
“你家里兄弟姐妹那么多?难道你平常都一个人?”张牧好奇的问道,其实心里是想打听一下朱允炆。
小郡主轻叹一声道:“兄弟姐们虽然多,但是平时也见不了几次。纵然是见了,也是客客气气。到不像是一家人。几年前允炆哥哥还常常跟我一起玩耍。后来哥哥有了先生,便说话办事,也学起来那些讨厌的人。动不动就说我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没意思。”
“哦?那你哥哥是个什么样的人?”张牧好奇的问道。
“他啊?榆木脑袋一个。在王府里面,父王说什么,他就听什么。让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反正和父王一个样。”小郡主笑道。
张牧心里暗叹一声,如果朱标不早早的死去,或许大明又是另外一个景象。
朱元璋以猛治国,无可厚非,历朝历代开过皇帝,基本都一个德行。
不过朱元璋也明白,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
于是才准备让温文敦厚的朱标继位,可惜的是,这位大明江山的总设计师,万万没有想到朱标命短。
朱标一死,朱标之子朱允炆继位,也难怪几个藩王蠢蠢欲动。
只是,眼下这种大事,还和自己没有关系。
张牧自己清楚,自己在大明朝,还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眼下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在这场腥风血雨之中,保住自己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