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恋爱48小时> 第九十章 泄露天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章 泄露天机(3 / 4)

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发现了战国晚期、东汉早期的槊。槊的各类很多,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之人使用。因此槊在现代武林之中已近失传,练槊的人寥若晨星……”

红茶女似乎找到了破绽,她说:“你说得并不完全正确,槊是由矛和棒演变而来的,有句话说矛长丈八谓之槊,古代也把丈蛇矛称为铁槊。古代的槊,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装有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也称狼牙槊。传统演练的套路称为单槊,练法与大刀相似,它的用法有劈、盖、截、拦、挑、撩、云带、冲等。尽管槊较重,但也可演练许多招式,如泰山压顶、刀劈华山、横扫千军等等……”

八仙花说:“你补充得对,我可不可能全记住,有些事是我读书后记住的。”红茶女继续问:“不用谦虚了,十八般兵器中的弹弓是什么意思?”八仙花说:“弹弓是暗器的一种,弓杆以竹制,内衬牛角,外附牛筋,全长为练习者的18拳。弓弦用丝、鹿脊筋丝、人发杂丝制成。普通弓的硬度为二力半即可伤人。用于发射的弹丸有三种:泥丸:用粘土和胶捣匀,搓成圆球形而成;槐砂丸:用洋槐子粉、砖面、细铁砂等混合制成;金属丸:以铜、或铁、或铅铸成。弹弓的用法与弓箭相仿。开弓时,顺步站,一手握弓附,一手开弦。弓须拉圆成前臂平举,上照鼻尖,下照脚尖。后手贴近同侧眼耳之间,发弹时须屏息。《弹弓谱》概括其练法要领为《八法歌》:未开弓先看拿手,未掿弹先看扣手,未开弓先看拉手,未定式先看入手,开圆弓先看后手,打完弹先看前手。后来发展成一种武术器械。发射弹丸有很多架式如:单凤朝阳式、野马上槽式、天鹅下蛋式、滴水垂崖式、拨草寻蛇式、双飞雁式、怀中抱月式等。当今习此艺者极少。简易的铁丝作架,橡筋为弦的弹弓,已成为儿童玩具……”八仙花滔滔不绝,惊得红茶女目瞪口呆,她们谁也没有想到彼此之间存在着这种差距。

红茶女不甘心,你说说十八般兵器中的匕首吧,有关它的历史。八仙花说:“这并不算什么,匕首,短剑,是一种以刺为主兼能砍击的短兵器。形如剑而不及剑长,始于原始社会的石匕首。商、周以后改为青铜或钢铁制造,为近战防身之用。亦有在刃部淬以毒药,刺及人身即能致死。汉代匕首与长剑并用,骑士配备尤多。晋代剑首为环形,状似纱帽,剑格向下分,剑茎宽平,柄近刃长,与先秦的形制显然不同。晋代张载曾写过《匕首铭》:“匕首之设,应速用近,即不忽备,亦无轻念。利以形彰,功以道隐。”唐代匕首盛行。李白诗《侠客行》说:少年学剑术,匕首插吴鸿,由来百夫勇,挟此生雄风。宋代以后,匕首作为武术器械之一种流传至今。其用法有击、刺、挑、剪、带等。演练时有单匕首和双匕首两种形式。现代武术套路中,多为两手各持一匕首进行演练。对练有匕首进枪、夺匕首、双匕首进枪以及三人双匕首质牌单刀枪等……”

“十八般兵器里的弓是一种利用弹力射出弦上的箭,杀伤远距离敌人的兵器。二万八千年前原始人类为狩猎获取生活食物,将树枝、金属棒弯起来和绳索等绷紧而成。自有战争以来即成为主要兵器之一。至春秋战国,选材形制均有较大改进,王弓、弧弓弓长131.4厘米,用于田野狩猎和射飞鸟;唐弓、大弓弓长119.46厘米,用于习射。汉代有虎贲弓、周任弓、角端弓、疆弓等,均镶有铜饰或玉饰。唐代分长弓、角弓、梢弓、格弓,分别为步兵、骑兵和皇朝禁卫军所用。宋代有黄桦、白桦、黑漆等弓。元代有马克打、长蛮等大弓。明代有开元、小梢等弓。清代有桦皮弓等。至19世纪中叶为鸟枪代替……”

“十八般兵器中的流星锤也不例外,流星锤是一种以绳索一端系住锤体,另一端握于手中,用力向目标抛击的暗藏武器,现属软兵器类。又名飞鎚、飞锤、流星鎚。流星锤是由远古狩猎工具流星索发展而来的,后作为兵器用于战斗。战国时代水陆攻战图上就有双手施放流星,以袭击敌人的形象。清代民间跑江湖卖艺人,常使用流星锤打场子。流星锤不仅能缠住对方,还可以打击对方。民间流行着一首歌谣:流星、流星,专打鼻子,不打眼睛。另一方面,流星锤分锤体,软索,把手三部分。锤头各异,有浑圆头、瓜形、梭形。锤身大如饭碗,重量依用者体力而定,一般为4至5斤。锤身末端留有象鼻眼,以蚕丝、人发、鹿脊筋丝编成的软索系于铁环,粗如手指,长800厘米有余。运动方法有缠、抛、抡、扫等,演练时可以巧妙地把绳缠绕在自己的腰身、胸背、肩肘、手腕、大腿、小腿上,然后抖手放开,抛击出去……我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还有十八般兵器中的戟,是器械的一种,始于商周。系由古代兵器演变而来。戟有一条龙的说法,即龙头、龙口、龙身、龙四爪、龙尾。其头能攒,口能刁,身能贴、靠,爪能抓,尾能摆。有青龙探爪、黑龙入洞、懒龙翻身、乌龙摆尾等式子。戟分马上戟和步下戟,双手执这,还可一手握杆,另一手握于月牙内的铁梁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