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问道:“如此计策,朕听不出有何不妥,姑娘先前所说的负面影响,又是指什么?”
田蜜抿了抿唇,少顷,开口道:“负面影响就是……投入基础建设的这些钱并不是百姓正常的劳动成果,而是国家大量造币形成的,这样的货币多了,若是不能产生相应的效应,就会使价格偏离价值,形成泡沫……泡沫易碎……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繁荣。可能是虚假的繁荣。”
“这就是我说的,若是操作不当。就会造成很深远的负面影响,国家经济看似在飞涨。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却并没有提高。”她徐徐说完,澄澈的眼睛看向座上的皇帝,等着他决议。
她说的这个方法,在后世已经实行了,美帝印钞用于别的国家,她国则将大量货币投入基础建设……
她所说的,对这时代来说是完全新鲜的,他们并不能直观的看到它所带来的影响,因此。难免会忽视弊端,放大好处,尤其是皇帝,现在已经是跃跃欲试的神情,他虽未说话,却频频点头。
田蜜轻叹口气,两害取其轻,比起增税来,这怎么也好太多了。她的负罪感,也就降低了些,况且,若是做得好。确实也大有裨益。
皇帝看了眼惭愧地无地自容的百官们,心中舒爽,面上仍高深莫测着。他端端问道:“诸卿以为呢?”
震惊中的百官这才悠然转醒,他们看田蜜的眼色。已与先前大不相同,一个个躬身低语道:“臣以为。甚好。”
好像除了说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皇帝沉吟了片刻,问田蜜道:“办法既是姑娘提出的,姑娘可有把握将它做好?”
田蜜俯身道:“小女定当全力以赴。”
她没如何作保,只道全力以赴,皇帝也不在意,他点头道:“既如此,国债也好,造币也好,朕全权授予姑娘去做。”
说罢,他凛然看着百官,沉声道:“众卿听命,军需筹集期间,尔等需全力配合田姑娘,务必保障战事顺利,若有拖后腿者,朕绝不轻饶!”
众臣俯首,齐声应道:“臣遵命。”
田蜜觉得,她接了个烫手山芋,手里沉甸甸的。
踏出大殿时,她看着金色琉璃瓦上如絮翻飞的白云,不由深吸了口气,深觉责任重大。
崔希衍行至她身边,领着她往外走,笑着道:“虽然知道姑娘非同寻常,今日听姑娘这一番言论,还是吓了一大跳。”
这下换田蜜苦笑了,她摇头不语。
崔希衍淡淡看了眼周围若有若无地注视着田蜜的大臣们,领着田蜜离他们远些了,方问道:“本官实在不明白,姑娘为何要向陛下提出那样一个请求?本来,姑娘今日的表现,足矣让人百般称赞了,唯这一点,恐会让人对你颇有微词。”
崔希衍问到魏老爷子的事,田蜜便下意识的在人群里找了一圈,瞧见身后不远处,正是魏老爷子和户部尚书。
最后,皇帝显然是认可了她的计策,虽然没有明言,但她罢黜魏老爷子的提议,已经被默认了。
魏老爷子并没有众人想象中的那般丧气,他身板依旧硬朗,目光耀耀,隔着人群看向田蜜,对她点了点头,并没有敌意。
田蜜恭恭敬敬的向他行了一礼,也没有多言。
一直关注着她的朝臣们对两人的这番举动很是不解,但当事人没什么表示,他们就无处探寻了。
田蜜感觉到崔希衍越加疑惑的目光,却只道:“丞相大人便当小女在殿上说的那个理由是真的吧。”
至于真正的原因……田蜜看着魏老爷子刚硬的身影,轻叹了口气。
魏老爷子也一定知道她知道了,她与他交情不深,并不十分了解他,她做的,只是自己认为应该做的,至于其他的,她不会过于深究。
阿潜曾说,阮天德说过,为他做那本账的,是整个昌国最厉害的那人,所以,他才会那么有恃无恐。
而站在这行顶端的那人,非御用账房魏老爷子莫属。
到京都后,为了应正这个猜测,她曾想办法看过魏老爷子做的账,最后证实,与她曾拿到的那本账册,如出一辙。
魏老爷子对她并无恶意,甚至,他对许多人来说还有恩,但是,他有过,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她以那样的理由提出了那样的请求。
对账师来说最破坏名誉的假账之事,她隐瞒了。
见田蜜不打算说,崔希衍便也不再追问,他复又笑道:“接下来,又是一番忙碌,姑娘可准备好了?”
田蜜浅浅一笑,颊边梨涡隐现,笑看着他道:“早就习以为常了。”
崔希衍低低笑出声来,给她竖了个大拇指,田蜜似模似样的回了一礼,两人笑闹着出了宫阙。
虽然丞相说过接下来会很忙,但事实上是——本根忙疯了好吧?
时间太短,要做的事情太多,以田蜜为中心,整个朝廷似陀螺般旋转了起来,挑灯夜战是经常的事,就连皇帝都不得好眠。
也不知是累的还是怎么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