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中华秘典> 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农氏传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农氏传说(2 / 3)

神农死后,当地人为了纪念神农,在烈山上修建了神农殿,在漂水河对岸修建了神农庙。每年四月八日,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神农殿,祭奠神农,到神农庙烧香,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殷店镇朱店郭家湾,现在还保存有一个火炉寨(又叫火炉坛)。传说神农时代,他领导人们烧山垦田,为了保存火种,围起了很多寨子,熊熊的火种日夜燃烧,长期不熄。当地人民把神农称为火神,又在神农庙旁边建起一座火神庙,当地民间每年都要自发举行祭祀活动。

神农酿酒的传说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之一。传说神农氏发明耒耜,种植五谷,遍尝百草,一生为造福人类而劳苦奔波,最终瘁死于我们株洲炎陵鹿原坡。

传说神农氏当时来到株洲境内的一座山峰。山峰下有一眼泉水,泉水潺潺不息。泉眼旁山花烂漫,长着许多红色、有刺、无毛的野果。神农氏尝了尝甘甜的泉水,又品尝了这种红色野果,顿觉心旷神怡,精力充沛。从此,我们株洲就有了“神农泉”、“神农果”的传说。后人还相传:神农氏用“神农酒”酿酒,用“神农果”泡酒,侵泡后再窖藏,日日饮用可医治百病。这个传说可能是中国保健酒、药酒的朔源。

至宋时,神农酒已大有名气。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戎马一生,心力憔悴。经御医推荐,宋太祖每日饮三杯神农酒,龙体很快恢复。公元967年,宋太祖降旨在今炎陵县鹿原坡大兴土木兴建了神农庙。自此而始,后人便于每年的9月9日在神农庙里朝拜神农始祖,以祈求幸福安康,并向炎帝祭酒三杯,以示感恩和纪念。在我国南方的湘、鄂、赣、闽、粤、桂地区,至今陈袭着常年用谷酒或米酒配制中药材侵制药酒的传统。由此可知,株洲作为中国神农文化的中心,应该是中国保健酒或药酒的发源地。

只可惜,株洲作为一个农业地区,作为中国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却没有产生过酒类的知名品牌,连一个象样的酒厂也没有。株洲应该大力打造神农品牌,大力扶持神农酒业的发展,这也是株洲大力营造神农文化氛围的题中应有之义。

传说上古时期,黎民百姓靠茹毛饮血,采摘野果为生,瘟疫流行,人类有灭绝的危险。炎帝神农氏心如焚,想千方百计欲拯救生灵走出食物不足和痢疾疾病缠身的困境。他不辞辛苦,率领臣民从家乡随州的烈山出发,向西北面的大山区进发,晓行夜宿,跋涉七七四十九天,来到秦岭大巴山东段,这里山高路险,古树参天,云雾弥漫。

有一天炎帝神农来到姜水口,迎面碰到一只怪兽。只见这只怪兽身长丈余,头生双角、眼似铜铃,生有四足;两只耳朵犹如尖刀,尾巴有三尺三。怪兽见了神农,欲将神农吞噬。炎帝神农大怒,奋力挥起神鞭抽打,与怪兽大战了七天七夜,煞住了怪兽的嚣张气焰,方将怪兽制服。神农炎帝顺手在上边扯下一根树藤来,将怪兽捆绑栓在了大树上。恰好这时候碰到了后羿,于是神农将怪**与后羿,命这只怪兽以后耕田种五谷。并给怪兽取名为青牛,栓怪兽的树藤以后边叫做青藤。

制服怪兽,神农炎帝继续往山里面走,山坡崎岖,路很难行。这时一座巨岩拦在了神农的面前,神农抬头往上看,岩石陡峭,根本无法攀登。如果不上山寻找救老百姓的良药,天下百姓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当时在神农面前有一根树藤,树藤长有千丈,神农抓住树藤,顺着藤子往上爬,岩石太高,树藤将神农的双手磨的鲜血淋淋,把树藤都染红了。过了很长时间,神农终于爬上了山顶,看着被鲜血染红的树藤,便给树藤取名为红藤。

炎帝神农继续往山里面走,一片原始山林,路不好找,此时神农炎帝肚子也饿了。正在这时,神农耳边传来一声乌鸦叫。神农本来就听得懂鸟语,只听乌鸦说到:“神农神农,你饿了不要紧,快快跟我一起来吧。”神农跟着乌鸦来到一棵大树下,只见一棵树藤上结满了黑色的果子,很是诱人。神农就顺着藤子爬上大树,折了一串又一串藤上的果子,感觉甘甜可口,又解渴又能充饥,吃完顿时感觉长了不少的精神,倍感舒服。神农炎帝吃完野果非常高兴。因为是乌鸦带他来采果充饥的,神农就把长野果的树藤封为乌鸦藤,树上的果子封为乌鸦果。

解决完饥饿问题,肚子饱了,炎帝神农继续往前走。在一个山脚下,突然神农被脚下一根树藤绊了一跤,摔倒在地。神农摸着摔疼的腿说到:“你这害人的东西,以后就叫你葛藤吧,罚你受尽千刀与万剐,永世不得翻身。”从此后人就上山砍来葛藤做棒槌、织草绳编鞋走四方,将它永远踩在脚下。

神农与药不过獐鼠不灵在鄂西北房县有一些中药店里的柜台上,按民俗习惯常常放着一个似鼠非鼠,似狮非狮的玉雕石兽,为什么要放这个东西呢,在湖北省房县神农炎帝尝百草的神农架北坡桥上乡杜川村山区,至今传有一个神话传说。

相传在上古时期,有一位神农氏,即炎帝,他是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炎帝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