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船舶风。”
旗舰凤天,齐孟轻拍船舷,吟诵北宋苏东坡的诗句,诗中讲的是东南夏季风。
夏季风吹拂海面,船帆灌满风,拖曳大船飞速前进,舱底留下连绵的水花,海鸥围着水花久久不肯散去。
“岛主好雅兴,不知刚才吟诵的是哪国诗句?”
“鲁先生什么时候上来的?”
齐孟登上甲板时,军师鲁仲连正在舱底修刻竹简,成捆成捆的竹简堆砌在军师案头,这是风天岛写给齐王的书信,鲁仲连注重各种修饰排比,一个道理反复阐释,所以书信篇幅很大,消耗的竹简也多,整整花去一天一夜终于把信写完,两名武士奋力将竹简抬起,累的气喘吁吁。
“给齐王的书信已经写好了?”
齐孟并不转身,只是望着东海道。
“写好了,足足两百多斤,估计齐王很难看下去。”
军师一边搓着手一边擦去额头的汗珠,看上去显得忐忑不安,跟随齐孟这半年,鲁仲连写过最后通牒,开战宣言,签过城下之盟,可是这样一封写给齐王的信却写的鲁仲连心力憔悴。
齐人风俗,崇尚迂腐空谈,新任秦王更是喜欢夸夸其谈,王宫里常年充斥着燕齐地区的骗子方士,为齐王讲述各种荒诞不经的传说故事,齐王愿意相信这些传说。
针对齐王这种癖好,鲁仲连写给齐王的信写了整整一万字,竹简写了两百多斤。
鲁仲连抬头望见蜀女,赵良都站在齐孟身旁。
三人驻足聆听,不知道岛主在吟诵什么诗句。
离开凤天岛后,读诗背诗已经成了齐孟独特的爱好,齐孟相信只有不断重复加强记忆才能让他永远记得过去发生的事情。
战国时代,时光静好,没有任何时间概念,三天与三年没有本质区别,仰望天空,黔首生生死死与时间无关。穿越三年,齐孟身上还保持着强烈的现代个性,无时无刻不忘提醒自己是二十一世纪的环保达人····
完全融入这个时代已经是不可能了。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铭记的知识不断在齐孟脑海重复,重复,期待有一天被重新发掘,发掘出它们不同平凡的意义,不过那要等到再次穿越回到现代社会。
孤独,与生俱来的孤独,亘古未有的孤独。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蜀女知道我的孤独吗?高渐离明白我的寂寞吗?
唯有嬴政,曾经有希望成为齐孟的知己,现在齐孟却要和大秦开战了。
悲剧的核心就是人物命运的突转······
吟诵古诗词渐渐成为齐孟派遣心中郁闷的方式,尽管这方式很奇葩,但也无可奈何。
还没有不等蜀女询问,齐孟便向两人解释:
“三时”指的是夏至后半月,即七月上旬。苏东坡诗中提到的七月上旬梅雨结束,而东南季风到来的气候情况,和当今气候差不多。”
鲁仲连赵良他们没有追问谁是苏东坡,因为没有人愿意在齐孟面前表现的太无知。
“苏东坡是北宋著名诗人,他会做东坡肉。”
齐孟继续解释道,接下来应该解释北宋,让他们相信天下终究灭亡,秦国也会被人取代,齐孟忽然觉得内心好累,他只想安静的睡觉,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任何世俗烦扰,当然,这只是一个妄想。
赵良不再说话,他感觉岛主今天情绪有些不对,老是在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听说鲁仲连昨晚1写了整整两百斤竹简,赵良顿时来了兴趣,急忙转身走向舱底,想要亲眼看看鲁仲连写给齐王的信。
甲板上只剩下蜀女齐孟鲁仲连,还有三两个四处巡逻的风天军士兵。
三人相视无言,默默注视东海洋面。
旗舰凤天号走在船队最前面,两侧,哲波号海城号两艘重甲舰严密护卫,三艘舰船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战舰。
左右大船上都满载凤天岛生产的黑火药,火药用木桶装载,足够炸平整个咸阳城。
舰队劈波斩浪,浩浩荡荡向北方行驶,
涂满硫磺的舱底发出刺鼻的火药味,硫磺气味对海中鱼龙蛇怪来说是恐怖的存在。
这些平日里横行东海的鱼怪遭遇舰船避之唯恐不及。
有强大武力护航,舰船一亮航行数天都是平安无事,如果神仙徐福在,一定会吹嘘自己的功劳,赵良听到后一定很不爽。
“这一路走得真安静,都没看见几条巨鲸。”
“鲸鱼早被徐神仙杀完了,没杀死的都被运到风天渔场了,咱们怎么看得见鲸鱼。”
“还有水怪,鱼龙,从前老子在东海打渔,提心吊胆生怕遇到一个,现在老子不怕了想看看却一个都看不到了。”
两名士兵在船舷旁窃窃私语,粗壮的船桅挡住他们视线,让他们没有注意到岛主军师的存在。
齐孟冷冷一笑,曾经的动物保护分子现在沦为斩尽杀绝的屠夫,东海鲸鱼几乎被自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