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雕花蓝钵> 第一章 左撇子少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左撇子少年(1 / 3)

“四品内官郑和,接。Du00.coM。旨”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四品内官郑和,德才兼备汪洋浩博,文韬武略出类拔萃,为宣扬吾大明国威,扩展朝贡,加强海外诸国来往,迎接“佛牙”归国,令:四品内官郑和带领商船二百艘,南下西洋.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四品内官郑和从兵部侍郎手中接过那道圣旨,跪在地上向皇上谢恩。

这一刻,是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四月十五日子时。

兵部侍郎离开之后,四品内官郑和站起身,手里捏着那道圣旨,眼前出现三天以前和永乐皇上朱棣在一起的一幕场景。。

“郑爱卿,你讲讲,”靖难“之后,朝野和外面都有些什么动向?”永乐皇上望着御花园之中远处一团团盛开的牡丹花向身边的内官郑和问道。

看着悠闲的走在汉白玉铺就的走廊之上永乐皇上的背影,听了永乐皇上的问话。

郑和急忙回答道:皇上,近来,朝野稳定、外面百姓祥和安居。。

“还是没有他的消息吗?”永乐皇上站在汉白玉雕栏前望着园中的花儿,缓缓的问道。

“回皇上,派出去的人回来奏报,那场大火之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郑和向永乐皇上说到。

(两人话语之中的“他”,是建文帝,在靖难之中失踪的建文帝,关于他的去向,一种说法:他流落海外,还有一个说法:他在一个地方出家,做了和尚。)

“我听说“他”去了海外.永乐皇上望着远处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嘴里缓缓的说到。

“回皇上,这只是民间的一种流传。。”郑和向永乐皇上说到。

“无风不起浪,既是民间的流传,一定有它的缘由的.”永乐皇上眼睛望着那盛开的满园牡丹,眼前闪现出当年那场大火。。

那场大火的起因,还是由建文帝本人而起,当年,建文帝做了皇上之后,听信身边谋士谗言,动了“削藩”之念,原本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千秋万代考虑,建文帝向京城之外的一位位“藩王”动了杀机,一时间,朝野风声鹤唳,在这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之中,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最终攻下了京城。。后来,宫中发生大火,那场大火整整燃烧了三个昼夜。。

大火熄灭之后,燕王朱棣派人找寻建文帝的尸体,但寻遍整个皇宫,建文帝了无踪迹。。

后来,做了永乐皇帝的朱棣每每想起这件事情,如芒在背。

故此,近日频频找来郑和,话里话外的离不开一个人-----建文帝。

看着永乐皇上的背影,郑和对这位皇上失望至极,郑和心想:你取了别人的天下,还容不得别人活下来,况且,现在建文帝早已不是当年那位高居庙堂之上之人,即使他现在活在人间,也对你构不成任何的威胁.

“我给你一道密旨,去那茫茫大海之上,在那大海之中散落的小国之中找寻“他”的下落,发现他活在人间,杀无赦!“永乐皇上打断郑和的思绪。说完,从衣袖之中抽出一道密旨递给郑和,郑和双手接过那道密旨,轻轻的放进衣袖之中。

当郑和心里想着向永乐皇上跪安退下的一刻,永乐皇上缓缓的问道:那“南宫”世家现在。。

郑和一听永乐皇上缓缓的嘴里丢出这样一句话,顿时,额头之上浸出密密的汗珠,后背隐隐发凉,只见郑和“扑通”双膝跪在了地上,嘴里说道:皇上,那件事情,我,我一直在追查。。

“好啊!郑爱卿,快快起来,你看这满院子的牡丹花,开的多鲜艳。。”永乐皇上望着远处花团锦簇、盛开的牡丹,嘴里轻缓的对郑和说道。。

郑和没有站起身,而是低着头一直跪在地上,阳光下,永乐皇上被太阳照射现出的阴影覆盖在郑和的身上。。此时,低着头跪在地上的郑和突然感到近前一股萧杀之气压顶而来.

“跪安吧。。”永乐皇上话语死气沉沉。。

离开永乐皇上之后,行了很远,郑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扬起衣袖擦了擦额头之上密密的汗珠.

手里捧着兵部侍郎刚刚下的那道圣旨,郑和将衣袖之中揣着的那封永乐皇上的密旨抽了出来,打开那道密旨,郑和的眼光落在了最后一段文字之上,密旨之上的文字,郑和几乎能背得下来,但最后一段文字之上的四个字,即使,即使郑和死了,也不会忘记:.。。“雕花蓝钵”.。。

这是两封不同的圣旨,但,的的确确是圣旨,一份是兵部侍郎亲手交给自己的圣旨,另一封是前几天永乐皇上私下交给自己的密旨,郑和从兵部侍郎手里接到那道圣旨之后,由于是深夜,郑和没有仔细端详兵部侍郎递给自己的那道圣旨,但,郑和将圣旨带进自己的书房之后,还没有展开圣旨的一刻,心里一惊,这封圣旨外层装裱颜色湛蓝色,郑和平生第一次见过这样的圣旨是在他七岁的时候,那时,朱棣还是一个藩王.

捏着两封圣旨,郑和来到了后花园。郑和的府邸后花园很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