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的休整,众人已经恢复元气。Du00.coM漆雕仁德两过鬼门关,却奈何不曾尝到孟婆汤,被焰摩逻阇撵了回来。焰摩逻阇即阎王,中国古代原本没有阎王一说,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原之后。阎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中文“阎王”是从梵语中音译过来的词汇阎魔罗阇的简称,本意是“捆绑”,具体意思是捆绑有罪的人,也译作“阎罗(王)”、“阎魔(王)”、“琰魔”等等。漆雕仁德未曾与焰摩逻阇谋面,可过奈何桥终究不是个滋味。闯嚓玛烔的巨墓为的是给福多多五人寻求解药,实则也是为千年古咒寻求线索。千年古咒一日不解,漆雕仁德一日不能过上正常生活。众人有惊无险,他才得以宽心。前路不知还会遇上多少凶险,他不得而知。但是,他心中暗自给自己鼓劲,众人为他而来。他须得学习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英雄气概。
众人收拾行囊,草草的吃了些干粮就准备上路了。播麟叮嘱众人,邛山地界乃嚓玛烔大墓所在。嚓玛烔毕生潜心钻研巫术,生前用巫术镇压百姓,死后必定设置了重重机关陷阱,以求保全自己的尸首不会身首异处。大家须得加倍小心才是。昨夜的虺蛛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训。
众人加紧赶路,一个时辰之后,终于到得邛山地界。众人穷目远望,此处却是另一番光景。之前,虽有猞猁,虺蛛之类的妖媚之物折煞风景,但始终是一处水软山温的胜景。此处重峦叠嶂,万笏朝天,却少了些柔和之美。重峦之中还有童山濯濯之败景。
“此处果然如传说中所说,邛山重峦叠嶂七十二峰。只是风景有些出乎意料。邛山属黔,黔乃巽龙之脉。即便是巽龙之余脉,理应也是处胜景,这样才能显示巽龙之威。即便无了巽龙之威,也应如裴迪诗中所云: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的艺术境界。难不成这嚓玛烔是怕及了大汉天子,才躲进这山陬海噬之地。”播麟感叹道。
“播老爷子此言差矣。这七十二峰虽说有几处童山濯濯,但却并未失了巽龙之威。《天机素书》中有云:龙来十里,气高一丈,龙来百里,气高十丈。气正,则从中落而穴正;气偏,则从侧落而穴偏。干龙雄健高大,支气卑小清弱,是故辨气高低,识龙长短,别山弱,究气旺衰。气乃龙之根本。龙是山脉,山脉何以龙名,因其迹象仿佛也。盖真龙忽隐忽现,忽大忽小,山脉迹然忽起忽落,忽高忽低,远则迤延千里,近则迤延数里。龙有直龙,横龙,骑龙,回龙之别,龙之贵贱成因于来龙之祖山,辨龙之贵贱,固然形气并重,寻龙先识行止来去与分合,龙若出动必有自然之来势,必有分水以导之。龙若停止,亦必有自然之水以界之,有合无分。则有其来历不明。有分坎合。则其止不真,细辩水之分合。既识龙之起止。凡见山势秀拨独尊者,大抵为火星所结成,此处于中心出脉,起伏开帐,谓之辞楼下殿,其势忽高忽低而有序,其下则重重穿帐过峡寻挨念多,方能自老变嫩,自粗变细,有凶变吉,此为龙脉造化之妙用,但是穿帐过峡二者各异,以言穿帐,为龙脉伏而即起形迹甚微,两旁偶有遮护,亦仅之避风吹用巳,苟非著名地师,往往忽略不见,至于过峡,乃龙真形发现处,寻龙者必须特别留心,龙峡名目甚伙,兹举其最重者,当推蜂腰鹤膝为紧真,余则有穿田过,渡水过等十数种名称,峡名虽多,而峡之形迹,总以活动秀丽细短为美,散漫臃肿,偏枯粗直为恶,又忌穿壑损坏,风吹水动,又须外山来扶,各种贵器相护,如旗鼓剑印,日月笏等,要知穿帐为龙之曲折脱卸,转折之字句不一,要过峡之字句,须与出脉结穴及入首处字向相同,要知开帐穿心,为少有之贵格,所以不多见。或者仅见二三节,非常难寻,善看地之堪与家,祈求龙真脉的,便为吉地,不必定求开帐穿心也,至于过峡,为龙脉真情发现处,所以真龙必有美峡,美峡必结贵地,因是寻龙。当以识别过峡为先。即识峡之美恶,则龙脉之吉凶,融结之真伪,皆可类推而知矣。邛山七十二峰首尾相顾,此乃回龙之象。童山濯濯之景稀疏分布,可视之为龙之角,其余各峰为龙身,龙尾。邛山七十二峰瑰丽奇秀,此乃真龙之相。”梁懿淼说道。
“梁先生果然是考古元良,老朽认为的山陬海噬之地竟被梁先生美化的如此神乎,佩服,佩服。”播麟道。
“播老爷子过奖了。并非梁某美化的好。确实是这邛山七十二峰如鬼斧神工般造的出神入化。”梁懿淼指着前方道:“播老爷子且看,童山濯濯之处分布稀疏均匀,其余各处分布匀称,此乃回龙之相。回龙首尾相顾,首可为,尾亦可为首,将真龙之气团聚于此。老爷子再观真龙之侧,龙之左右双翼均有山石为护。左翼之中乔木高大挺拔,回龙呼之欲出;此乃飞龙在天之吉象,若将回龙一分为二。双龙飘逸洒脱,团绕参天古木,此乃双龙戏珠之祥景,若将回龙二分为四,四龙品宴,此乃群龙荟萃之瑞相。故龙置其中,尽显帝王之尊,左右护翼如群臣朝拜,使得回龙尽显帝王贵气。回龙之两翼方天画戟,日月笏护其抓左右。方天画戟乃冷兵器之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