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姓魏的体育老师你道是谁,原来正是莱阳战役时,失散多年的魏家兄弟老二,叫魏前三。Du00.coM
莱阳大战前夕,魏前三已经读完中学,而且刚结婚不久,被展雄忽悠着进了莱阳城,穿上了****军服。但很快就发现不对头,被战前的气氛压抑的透不过气来,他怎么也不相信展雄所说的,青岛援军一定能打败解放军,曾偷偷跑去问叔叔魏香庭,叔叔训斥他:“亏你读了那么多的书,也不用脑子想想,整个胶东还有没有国民党的立足之地?莱阳这小小的106团,还值得用两个纵队来打吗,打的正是青岛的援军,从城市调出来,往死里打,以加快青岛解放的进程。”
前三疑惑,对比一下叔叔和展雄两人对时局的看法,大相径庭。心里烦了愁,新婚不久的妻子出一注意:为什么非要参入打仗?打仗的事儿,古来胜负难料,所以说也就是生死难料。不如我们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安分守纪的过日子,天王老子咱们都不怕。前三说你说的轻巧,余家庄你回去试试。妻子没有话说了,想破了脑子,想起有一表姐在省城某生,听说嫁了一个做教书先生的,日子过得安稳。于是拿定主意,要到省城找表姐去。前三出去打探,双方军队严阵以待,哪里还有出城的机会。他愁眉苦脸的来东门里找叔叔魏老板,魏老板也早已撤离,可巧遇到了我爹爹余展强,爹和几个县委地下交通员正在组织撤离,前三好说歹说,终于的到应允,夫妻二人跟着一同转移出莱阳城,一路向西,奔省城而去。
在省城颠沛数日,终于找到了表姐和表姐夫,就势在学校留下,前三做了一名体育老师。
后来政府成立体育学校,魏前三被第一批调到了体校,并亲自参加了学校的筹建,屈指算来,也已经有十几年了。
我带着郝平和妹妹前来拜访答谢魏前三,他乡相遇,也没有旁人在场,那可真是泪眼看泪眼,断肠遇断肠,说到处,都是辛酸。郝平跟叔叔相认,哭诉她爹爹魏老大的遭遇,魏前三摆手,哽咽着制止:“不要说了,我都知道。”他询问了我现在的情况,然后点头,说道:“这样好,这样好。”
但正是这次的他乡的相遇,更加造就了我妹妹偏执的性格。
从魏前三处回来,妹妹就决定非找杆子叔报仇不可。
我的劝说丝毫不起作用,这些年,妹妹由杨文昌和葛春霞养育成人,我弄不清她的性格形成到这样,究竟是什么原因。
杆子叔在外边修谱,一年有余,看看四清已经过了风头,悄悄回到了余家庄。
凭借着练就的本事,杆子巧妙的躲过了四清的清查,回了村,找到余达打探村里的情况,余达惊愕的埋怨:“叔怎么回来了,大家都寻思你早已经死在外边了呢,害得大家伙给你顶缸擦屁股!”
杆子叔笑笑:“我有什么屁股可擦的。”
其实杆子叔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大家都遭了一番的罪,要不然肯定是不能过关的。四清最高潮的时候,杆子叔正好从青埠村转到了石头河修家谱,亲眼看到所有的村干部,大到村党支部书记,小到生产小队的会计保管员和生产小组长,都必须写好自己个人的材料,到群众会议上做自我批评,群众有意见的,必须当场作出解析,自己没有检讨到位的项目和事件,如果被揭发出来,哪将是更大的麻烦,到时那就必须自己从思想上挖出根源,比如多吃多占、贪图便宜、贪图享受等等,如果检讨不到位,就由群众评议,这样就意味着矛盾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已经不是四清与四不清的问题,而是要从政治、思想、组织、经济上找根源。一些人凭侥幸心理,想打马虎眼蒙混过关,结果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吃了大亏。石头河的大队长就是吃了这样的亏,以致连累了公社的领导,公社的十多名干部都到村里,面对群从做了检讨,焦点就是用公款吃吃喝喝,贪图集体的便宜。最后,大队长被罢免了职务,接受群众监督,劳动改造。
余达说:“你可倒好,一抬屁股走了人,剩下一个乱麻团子,让我们这些人去摘掰,谁能摘掰得开。”
杆子叔偷笑,心里感到侥幸。却甩手说道:“我干了这么多年,纵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又说起我的不是来了。”余达也学他,使劲的甩一下手,说道:“说的轻巧昂,有功劳苦劳怎么不回来,在群众面前显摆一下你的功劳,这么好的机会。群众都说你是……”
“说我什么?这帮王八蛋。”杆子叔声调有变。
“说什么,你耳根一直没有发热呀?说你革命,革别人的命很积极,革到自己头上就完蛋了。这么多年老是革群众的命,为什么就不敢面对群众,让大家革自己一次。……再说了,也谈不上革你的命,就是接受群众帮助一次而已。”
杆子叔板着脸说:“笑话,我用得着他们帮助?我革命那会儿,他们还不知革命是什么玩意呢,都穿过几条合裆的裤子?”见余达真是生气的模样,杆子叔缓和一下口气:“怨什么怨,你这不是还好好的坐着位子?……哎,贵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