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已经消失的村庄> 第六十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2 / 3)

理,黑面烙饼岂不咯坏了我儿的屁股。”

丘处机无语,生气。紧走步伐,一屁股坐到大高顶山脚下,回头看看高埠村前的几户人家,心里暗暗的发狠:这世道,这人,怎么变成这样。猛站起来,转身回走:这缘,不化也罢!照准大高顶狠狠踢了一脚,不想这一脚踢塌了大高顶半边的山坡,黄土和泥沙灌满了丘道人的鞋口,走不多远,感觉脚下难受,心里琢磨:原来鞋壳内这小小的沙粒儿,也成了本道走不动走不远的原因!当即脱靴倒磕泥沙,此时正好回到高埠村前,一鞋桶子泥土照准那几户人家倾涉干净,可怜那几户庄户人家,顷刻间被压到了山下。仅剩下在村外玩耍的一猫一狗。猫狗见此情景,吓得四目圆睁,身如筛糠。

丘老神仙怒不减,一路走着,将田里的麦穗一颗颗从下到上撸得干干净净,口里不停的念叨:“人,人,人活的腻歪,既然不愿意做人了,还吃什么粮食!”小猫小狗吓坏了,跑上前去,翘首摇尾,哭哭啼啼哀求:“老神仙,求求您老发发慈悲,主人没得吃,我们还不得饿死呀……”丘老回头,看看小猫小狗可怜,手头一松,在麦秆最上端留下了两寸的麦穗,大步而去。

据说这里从前的麦穗儿是从麦根到麦秆上下长得满满的,人畜是食用不尽。只因那次,麦穗仅剩下如今模样的一小节了,这还是小猫小狗苦苦哀求下来的,所以,坊间一直流传着麦子是“猫讨的,狗要的”一说,猫狗吃主人的粮食,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古老的传说,是神奇和美妙的,人们宁愿相信那是真实的故事,想象着从前的麦秆从上到下都是穗儿的情景,心里满足的同时,痛恨那户不懂节俭不讲仁义的古人,又为人们那次的代价和今天的下场感到惋惜。

至于孤山,一代代相传下来,更留下了说不尽的神秘,直至一九八九年,我还收到家乡一中学生的来信,信中尊称我是这一带的“大知识分子”,问孤山的传说是真是假,据说修高埠水库时,挖出了山下的十几户人家,锅碗缸盆一应俱全,房屋院落完好无损,是否是真的;又问高埠水库第一次大坝开基,因粘土芯被洪水全部冲垮而失败,后来在孤山前焚香烧纸祷告,才得以成功,是否是真;又问高埠水库大坝建到一半的时候,又被冲垮,原因的我娘我奶奶我弟弟的冤魂作怪,又经过焚香烧纸等过程,最后终于建成,是否属实等等,

“传说的太多太久,就成了传奇,那样的年代,那时的条件,那时的技术,要建设那样宏伟的工程,不经历几次的失败和挫折,反倒的不可思议的。”我只能本着严谨的科学的态度为后人解析。

但是,孤山是大高顶的一部分,我一直没有怀疑过,那形状,那土质,分明就是一下子从大高顶后背挖出来扔过去的,孤山顶上那一滩巨石,也和大高顶的一模一样,少年时上去过,一棵成才的橡树从石缝里钻出来,我们要攀上树去,被爷爷唬下来,说是在这山这树都是余家庄的吉祥,不准污秽亵渎。

人们说每年立春早晨卯时中间段的时分,橡树的影子能直接照到我家的院子里。因为从来没有记住日子,更不用说见到影子了。但我知道老宅是我爷爷得的祖上的房产,据说是在我们那武状元祖上的旧宅址上翻建的,心里一直相信我家老宅是吉祥之地。后来橡树死了,被人当烧材劈了,我家就走了败运,差点家破人亡死得干干净净。这些事,当年还是少年的我,只顾颠沛流离,哪里顾得思考,只是被后人们传的玄乎罢了。

展松叔被郝书记说了几句,脸色红红的。凭心而论,他自己也并不同意挖掉孤山,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最崇拜上级政府和领导面前说出一个不字,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他斜眼看看杆子叔和余贵,没有吱声。郝书记看的清楚,缓和一下口气说:“你今天即使不来,我也正准备找你呢,走,跟我到你们的高埠公社,听传县委决定。”

吉普车上,郝书记一脸的严肃的对展松叔:“到了公社,你不要乱说话。现在我问你,如果你去职,余家庄谁可以胜任?”

“什么?”展松叔脑袋轰的一声,感觉事态严重,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不要紧张,也不要激动,我只是随便的一问嘛。”郝书记淡定的一笑:“你们班子现在有了些问题,你前脚在村里开会研究事情,后脚就有人汇报到高埠李社长那里,比如,让右派教书,让右派参加支部会议,选择老弱人员糊弄上级……”

“郝书记,我……”展松叔张嘴想解析,但又没有勇气,支支吾吾:“那,那右派你也知道,都是有道道的人呢。”

“我懂!那也要讲究方法,上级布置对右派要开会批判教育,你做了几次?你的做法,不是明目张胆的和上级唱反调吗?要请教问题,非得请去参加支部会?私下不能说说话?”

展松叔脸像是巴掌打了一般,从腮帮到耳根,红得像紫茄子:“是是,下次注意。”

“没有下次,你只说说谁可以胜任余家庄,余贵可以吗?”

展松叔没有言语,他心里已经明白,余贵已经迫不及待了,更何况李社长是他的连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