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已经消失的村庄> 第五十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1 / 3)

照明电通到了各家各户的炕头,雪白明亮。Du00.coM这是村里自古以来都没有见过,也没有想象过的。且说这灯头朝下,更是奇迹,从前是遇打赌时,凡是不可能实现或者无望实现的事情,承诺期限往往是说:等着吧,等到了灯头朝下的那一天。

这回儿,灯头真的朝下。那些上了年岁的老人们感觉像是是进了天堂,这往后还有白天和黑夜之分?天天生活在光明朗朗的环境里,把那黑黑的夜晚也补回来了,我们就是等于又多活出一半的岁数。

机务站跟余家庄结成了‘挂勾’单位,乡里的郝书记和部队领导多次给大家作过报告,对余家庄做今夕对比,对村里的未来做了很大的规划和畅想。

郝书记讲:将来,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是一定会实现的,那是我们生活的奋斗目标。不仅如此,一日三餐,每人饭后还能吃上一个苹果。不仅如此,往后种田将不再是肩挑人抬牛耕地,要用上机器,那机器就是一只铁牛,既省工又省力。但是,这路长得很,需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去做艰苦的奋斗,水要上山顶,山要成为花果园,铁牛要下田,田要建成小平原,不苦干是等不来的。”

有人说郝书记那‘饭后一个苹果’是吹牛,那得多少苹果呀,有的人生活了快一辈子了,都不知道苹果的滋味。

但二爷爷相信,他坚信郝书记的话。解放这才几年,就有了电灯。以自己一辈子的阅历,二爷爷切身感受到,自古以来,还没有一个朝代或政府这样的为改善民生用心的。从前的官吏,是老爷是父母,只管征税征兵,谁管你吃喝拉撒?遇到灾荒年,饿死了人,能开仓放粮让灾民吃上稀粥,就算是恩德了。

机务站有一个放映机,搬到村里放映了若干有关用电和使用电灯的知识。这也是大伙第一次看电影,好奇、享受、满足让人们内心充满了愉悦。

看完电影,余达却陷于了困惑的思索:“原来这电……还能推磨呀。”

连着琢磨了三天,余达神思不出电是怎么推磨的。

但想起了大石磨,心里就发怵。

一个人跑到后山,找到放电影的战士问个究竟。小战士也不明白,就把余达引见给了机务站的技术员。技术员听了余达的想法,说道:“那哪成,那是需要有电动机、磨面机组合在一起的,现在一是买不到二是买不起,很贵的。”

余达不服气:“电的本事不是大吗,怎么连个石头磨都推不动呢。”

见技术员没有回应,余达追问:“您……您不是技术员吗,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办不了。”

技术员也是年轻人,和余达的年龄差不了多少,被余达的诘问弄得脸红红的,一直返不上话语。

余达说:“这事就拜托你了,事成之后请你喝人参酒。”

“我不喝酒,但试试看吧。”

几天后,技术员真的做出了一个简易的电磨。结构很简单,是用一个电机带动石磨转动,小轮传动大轮,中间加装了一个更小的绞轮,选了一个最薄最轻的石头磨盘,合上电闸,石头磨盘很均匀的“呜呜”转动起来。

出了奇迹,余达喜出望外,忙着向展松叔二爷爷杆子叔汇报。大家看着这么大的石头磨,一合上电闸,就乖乖的听话转动,一拉下电闸,就乖乖的不动,都百感惊奇,兴奋不已。

杆子叔说:“这玩意好,好……好。——放在我家吧。”余达着急的说:“我做的。怎么能放在你自己家里。”二爷爷说:“找个公共场所,专人管理,大伙都用吧。”展松叔挨个看看三人的脸色,笑了一下:“就放在办公室前边的空屋吧,达子你专门管理,为大伙服务一下,咋样。”

余达没有吱声。

那空屋本来是魏老大的宅子,现在家人逃的死的落了个干净,房子自然充了公,一直闲着。技术员和余达两人一个上午,电磨就安装完毕。余达将电闸合上又拉下无数次,心底开花。

见无人前来推磨,余达下午索性把电闸合上,自己蹲在门口听石磨的呜呜声。听着听着,人就犯困,睡着觉了。展松叔打门前路过,一脚踢起来,说道:“怎么,研干磨啊?”余达揉揉眼睛:“没,没粮磨,那咋办。”展松叔被气得又抬脚朝余达虚晃一下,说道:“你猪脑子,把磨槽磨平了,以后怎么用。再说,刚刚按上这电磨,你就不会到大街上招呼一下?”余达挠挠脑袋:“喊不出口嘛。”

“没用的东西,还指望你接班呢。走,咱俩一起去喊。”

两人到街上招呼,余达第一次出喊出了大声,自己也轻松了。

余家庄第一次摆脱了石磨磨面的历史。

三个月后,有人反映,余达每天晚上半夜开机磨面,怕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秘密,是不是偷偷的给亲属磨面,不收加工费。

展松叔坚决不信:无论什么时间,磨坊里都是余达一个人,收不收钱,收多少钱,没有人监督他,人家犯不着。

但反映的人数开始增加,说的绘声绘色:“余达半夜偷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