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小惟和吴近峰都在考虑是否该让吴近逸动手术,他们很有默契地彼此不见,也不联系,只是为了让彼此有考虑的空间。读零零小说忙了一天才回到家的小惟已是满身疲惫,可她一点也不想自己空下来,好像一闲下来她的心就会很不安,她想着与其胡思乱想不如找些事来做,于是她又叫来了许管家商量着韶家的琐事。
“许管家,这个月韶家的农场收益如何?”
“已经好了许多。自从进了现代化的设备,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小惟莞尔一笑,“许管家你种过田喂过鸡插过秧,这些别说动手了,就算是见我也未必都见过。只是现在凡事都讲效率,用机器的地方自然效率会高一些。”
“我是老思想了。”许管家见着这几个月来农场的收益就有些难为情,毕竟早前小惟要进机器去农场,他也是反对的,“只是可惜了那些工人,原本是他们的活。”
小惟知道许管家要说什么,她倒也没有不悦,温柔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如果过的太安逸就容易被社会淘汰,更何况韶家也不是慈善机构。难不成给人介绍对象,还得包他们结婚生子不成!”
“这些我都懂,只是这些人在韶家也工作有些年了,难免有感情。况且他们都是些和老爷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的后代。”
“许管家,你知道清朝是怎么灭亡的吗?”
许世雄不知小惟为何说起历史,也只能随口应付道,“我想大概是晚清清政府腐败无能而至,我是个粗人也不懂这些。”
小惟摇摇头,“一个慈禧毁不了一个清朝,她只是担了个骂名而已。”
“那你觉得是为什么?”
“因为人心。清朝重满轻汉,常常重用条件优渥的八旗子弟,打压有德有才的汉人。努尔哈赤一手创建了八旗制度,为得是稳定政权控制核心,那时八旗子弟个个骁勇善战,都是人中豪杰。那时努尔哈赤应该想不到八旗子弟竟然也会有贪生怕死的那一天吧!”
接手韶家的日子小惟翻看了每一本账册,了解每一项资金的流向,走访了韶家的每一个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是让她满意的。每个人似乎都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仗着韶家这棵大树好乘凉,工作起来自然是得过且过,用不了几年怕是也上不了马、拉不开弓了。
“可是……”
“我还是那句话,有能力的留下,没有的淘汰。你若真为他们好,就让他们积极应对我的每一次难题。人总是要逼一逼才知道自己能走到哪。”
“那万一有的人走不下去呢?”
小惟抿嘴,“那也是这些人咎由自取,怨不得我!”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会处理好的。”许世雄伺候了韶白平大半辈子,才发现自己老了,似乎有些更不上这位新主的节奏了。
“许管家,也许你觉得我太不近人情了。”小惟望着窗外,这天又下雨了。“这也难怪。爷爷向来对他们顾念旧情,凡事总是手下留情。”
许世雄也并未反驳,只是毕恭毕敬地浅笑着。
“若现在的韶家还如当初刚经历过政局动荡,我们自然要休养生息;可现在的韶家已是苟延残喘了,若不能从上到下整治一番、剔除疑难杂症的话,爷爷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基业就要毁在我手上了。”
许世雄眼中掠过一丝吃惊,他万没有料到小惟竟能在这短短几月里就把韶家上下看得如此透彻,可转念一想这孩子凡事都能看得如此通透,这对韶家自然是好事,可对她自己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小惟以为许世雄还是不能体谅自己,“我宁可他们惦念着爷爷的好,对我越发地恨,我也不做韶家的罪人。”
“可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你又对工厂的工人差别那么大?花钱改建宿舍活动室,改善伙食和医疗设施,甚至提高他们的工资!”这花费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啊!
“这怎么一样?这些工人没有背景和门路,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打工,他们手上的技术是靠平日里日积月累下来的,是吃了多少萝卜干饭看了多少脸色才走到了今天?”
“小惟,你刚才还说韶家不是慈善机构!”
“许管家,你可别小看这些工人手上的技术,少了他们这座城市怕是一天也不能运作。工厂的运作生产不是靠你我,而是靠他们,我要他们尽力为我所用,这样韶家才能日益壮大。我还要让那些有才有技术的人知道若他们来韶氏帮我,我一定不亏待他们。”
“我明白了,我会尽力办妥的。”
小惟感激地看着许世雄,边整理手上的文件边说,“雨越下越大了,你也早些休息吧。”
“小惟,你刚刚大病初愈,这些天又忙着华林和吴近逸的事,你也该歇息了。”
“你先去休息吧,我还想再坐一会。”
许世雄整理好文件就离开了。
小惟闭起眼睛听着窗外的大雨,脑海中却浮现小时候的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