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棚屋,没有了日军监工的催促打骂之声,没有了战俘们的哀痛之音,没有灯光,异常地安静。www.DU00.COm
刘少林慢慢地掀开床板,小心地钻了出来。从现在这个时刻,他将以一名死亡战俘的灵魂,悄悄地在战俘营行动。
两座战俘棚屋中间的日军岗哨,也随着战俘的下山挖防空洞而撤离跟随。周围六座岗楼里的日军,白班下山,夜班倒在岗楼下的房间休息。
刘少林猫着腰,悄悄地来到棚屋的第一个窗户前,在战俘营门楼灯光照射下,广场已无雪迹,显得异常地安静。广场那处角落里的一堆未曾烧尽的战俘尸灰,竟然还有着一缕缕的青烟升起,若有若无的烧糊的尸肉气息,让刘少林差点打出喷嚏。
他尽量使自己安静,连呼吸也显得格外小心。他看到医务室并没有灯光,而紧挨着的食堂却灯火通明。
从窗户中可以看到,一些人正在食堂中忙碌着,可能其中就有黄玉材的身影。而一些背着枪上着刺刀的日军监工,也在食堂里走来走去,时不时发出一声咒骂之声。
如果弄医药和食物,那么广场就是必经之路,他只要从广场上向食堂的方向奔去,那么极有可能两个岗楼一个门楼以及食堂留下的鬼子兵都可能发现他的行踪。
刘少林有些埋怨谢洪鼎与李淮山交给他的任务,这看似有些简单的任务,又如何地去完成?
苦闷了良久,刘少林忽然有了个想法,假如把地道从一号工棚,通过广场地下,挖到食堂下面,开个口,食堂里的战俘作内应,把一些食物直接丢进洞内,那岂不是很安全很美妙的事情?
高兴了一阵子,但刘少林忽然又摇了摇头,万一,这小鬼子要是发现了食堂下有地道,顺藤摸瓜,直接揪出战俘营所有的长官来,让整个计划不但泡汤,而且也给盟车战俘带来灭顶之灾。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刘少林有些垂头丧气。
他现在最急迫地是,在一号棚屋里找个观察广场、门楼、医务室、食堂动静的安全地点。时刻能看着鬼子行动,而鬼子却发现不了他的行踪。
天越来越亮,棚屋里的黑暗也变得昏白起来。
刘少林忽然发现一个地方,就是棚屋第一间靠门处的位置,他欣喜地掀开床板,钻了下去。
盖好床板,趴在泥土上,虽然很凉很冰人,但他还是被更意外的发现所高兴。
因为在这个床下面潜伏,隔着透风的木板墙,可以看到很多的地方。两座战俘营棚屋间的走道、整座广场、两座岗楼、一座门楼、医务室与食堂,尽在眼底。
如果把地道口设在这里,而不与其它主要地道联通,那么是否,鬼子就是发现了食堂与一号战俘营间的密道,他们也不会找到整个战俘营的密道入口?
刘少林心想,今晚他一定把这个想法,说给连座和李淮山听,只要他们觉得可行,那么计划马上开始。
刘少林转过头,观察着能不能通过床板下的空间,直接爬到穹屋的入口处。
虽然床板下一些木头挡住去路,但经过一些空隙和一翻艰难的爬行,他还是爬回了穹屋的入口处。
鬼子就是疯了也不会发现,就是他们自己建造的棚屋,关押战俘劳工的地方,尽然还有战俘不在他们的管束之下,在秘密进行着一个计划。
刘少林抓着那把锅铲,点燃仅有的一只蜡烛,他想他现在要挖掘通往山上的地道了。
他举着蜡烛,顺着战友们挖的通道往前走着。地道虽然挖得很不规范,一段宽一段窄一段高一段矮,时而弯身时而直身,但能轻松通过人,已经是很不错的工程了。
不过一路上没有见到任何的活物,入冬以来,蛇、蚯蚓甚至老鼠都是稀罕中的宝物。
也难怪,现在的饥饿长久普遍的情况下,任何会移动的都可能是战俘的食物。刘少林的老家是没有吃老鼠的习惯,但现在,他最盼望的,还是能抓到一只老鼠,让他的饥饿缓解一下。
终于,前面无路可走,一面土墙上到处留着没完工的挖掘痕迹,刘少林估计着距离,这里应当已经挖出一号屋棚和二号屋棚的范围,应当快到铁丝网墙的下面。如果这样挖下去,再向山上挖个一公里,那么他们遇事安全逃走的希望就很大。
刘少林把蜡烛插在洞壁的一处突起上,他看着面前要挖土的范围,然后吹灭蜡烛,开始挥起锅铲一下一下摸索着轻轻地挖掘起来。他手中就这一根蜡烛,用完就没了。最近战俘长官开会,也时常人员聚集后就吹灭蜡烛。
他不敢太过用力,害怕弄出声响惊动地面上的日本人。他不停在黑暗中挖掘,虽然很累很枯燥,但有着通往外面的生的希望,那动力也自然的产生。
在挖了大约一个小时后,他划根火柴,看看挖掘的情况,然后决定接下来要挖方向。
……
……
地道里很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