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回衣锦还乡小仙知所出
荣归故里正昀定方针
小仙的车开进村子,一大群孩子过来看热闹。小仙母亲坐在走廊里编东西,见有车停在大门外,起身张望。一年轻女子下车,白风衣,红围脖,长发飘飘,大踏步走了来,老远就高叫:“妈!”母亲见了,顿时浑身没了力气,手中东西也掉了,嘴也扁了,鼻子也歪了,眼睛一闭,整个人似乎要倒。小仙上前抱住,脆生生地喊:“妈!”“嗳!我的心肝宝贝,你可回来了!”又转头向屋里,“老头子啊,小仙回来了。”小仙家的房子是新盖的,底下三间,上面两间,院子的大门边挂了一个红十字,父亲在大厅给人看病。小仙没有立即进屋,在走廊和母亲(大姨)寒暄。等病人走了,小仙进来,双膝跪倒,抱住父亲膝盖:“爸!”“仙子,回来啦!”父亲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就像一口吞下葡萄、杨梅、青柠檬;奶糖、蜜糖、麦芽糖;黄连、鱼胆、板蓝根;白酒、红椒、了了草.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半晌无语。“爸,女儿不孝,这些年不曾回家,爸,您和妈都还好吧!”“都挺好,知道你很出息,我们不用牵挂。”一家人团聚,有说不完的话,闹不完的心。小仙从来没见过自己的亲生母亲,三四岁时父亲和大姨结合,小仙就是掌上明珠。小仙上初中时,一周回家一次,上高中时寒暑假才回家,上大学了,一直没回家,还是父母去看过几次。大学毕业七年了,父母从未见过面,地方政府莫名其妙地每月给父母丰厚的工资。自然,小仙要涉及自己的来龙去脉,父亲觉得是时候告诉女儿了:“孩子,你比爸有出息,将来会有更大的成就。我今年真实年龄64岁,1962年成四川大学医学院毕业,和袁方,甘成霖都是同届不同班的同学,他们学工程学,我学医学.。”
关于小仙的身世,要追溯到八辈子以前。早在大清康熙年间,八旗军医詹氏在定都北京之后被康熙任命为太医院医技部总管,相当于现在的卫生部副部长。詹氏在朝廷地位颇高,威望也高,医疗技术出类拔萃。詹氏幼子詹哈,纨绔子弟,一次打群架时殴死人命,只身逃往西安,改名换姓,苟且偷生。这件命案终生未了,为了生计,詹哈改换汉姓,取名韩朝,字成业,满人改成汉姓,实属无奈。韩成业行医,为人低调谦恭,医术精湛,收费合理,发展很快。经过康乾盛世,到清朝末年,韩氏历经八代,发展成富甲一方的大户。日本鬼子入关时,河北袁氏逃避战火到西安,就住在韩家的一所庄园,两家是世交。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韩家有一个大丫环,从小进入韩府,长得颇为出众,二十多岁没有嫁出去,不正常。那时大户人家的丫环,没有地位,没有自由,相当于主人的宠物、****。有一天,掌家太太发现大丫环状况不对,苗条的身子发胖,尤其是肚子鼓了起来。太太一再拷问,大丫环自己也不知道孩子是老爷的还是少爷的。太太本意:如果是哪位少爷的,可收作偏房,生下一男半女也是韩家的种。不成想,大丫环与多人有染,且频繁接触。太太大怒,在郊区找了个穷汉把她嫁了。
夫家姓乔,说老实憨厚不准确,应该是弱智。婚后六个多月,大丫环生了个男婴,取名乔生,梦想着有一天能在乔生名字前加个“韩”字。乔生母子在这个时候经常受到袁家人的照顾。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就是贫富分化,差距太大,而共产党的主张则是人人平等,韩家不能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倾向于四大家族的垄断。日本鬼子投降之后不久,国民党政府也岌岌可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到了乔生六七岁时,韩家衰败,死亡的、逃亡的,不知去向。乔生母子却翻身,属于苦大仇深的、受压迫、被剥削、遭迫害的人群。乔生上学读书,聪慧且用功,成绩优异,18岁考入四川成都的四川大学医学院,主修脑神经学。入学时遇到同来上学的袁方,乔生年轻,大丫环嘱托袁方照顾儿子。当时的四川大学,有医学院、文学院、科技学院、工程学院等,由四川中西学堂发展而来,国家重点大学。
1962,新中国刚刚经历了严重的灾害,迫切需要恢复生产,思贤若渴。春天里,一群年轻人,其中就有袁方,乔生,甘成霖等,他们乘坐客船,顺流而下,要去大上海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三峡风光过后,已到湖北荆州地界。沿江北岸,有一个小小渔村引起了乔生的注意,渔村不大,三四十户人家,背靠小山,面向大江,半农半渔,安详宁静。但见:
滔滔大江北岸,
绵绵小山怀中,
依山面水建房,
阶梯层次分明;
山不算高,连绵不绝,苍松茂盛,翠柏兴旺,修竹严密,云雾缭绕,涧水潺潺;往山下看,层层梯田,油菜花正旺,一圈圈如黄金项链围绕,耕牛悠闲,白羊点点;村庄外,小河缠绕,碧水缓缓,桃花似火,垂柳翩翩,一群孩童斜挎着书包,如同出巢的欢燕,蹦跳着奔向学校;村庄内,炊烟缕缕,袅袅婀娜,鸡犬相闻.乔生站在甲板上望着岸边渔村出神,同学们取笑他,他自己也莫名其妙。打死他也不会想到会和这偏远山村有何渊源。各位可能疑问:为何要将小仙身世弄得如此复杂?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