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八月二十六日,叶剑英委员长亲自主持了五届人大第十五次会议。时任国家进出口委员会副主任的某位后来的国家领导人,受国务院委托,在会上作了有关建立特区和制定《特区条例》的说明。《特区条例》获准通过。八月二十六日成了中国经济特区的成立纪念日。在特区条例公布后的几天,困扰着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最困扰着深圳河的偷渡外逃现象突然消失了!那成千上万藏在梧桐山的大石后、树林里准备外逃的人群一夜之间没有了。
对于这个事件,《纽约时报》以节制的惊叹写道:“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罗湖口岸是深圳最早的口岸,以前叫做九龙海关旅检处,只有几间小矮房,因为过境手续比较复杂,过境查验速度非常缓慢,在狭长的过境大桥上到处都是肩挑背扛、拎着大包小包、一脸焦急等待的人们。郑浩和王中明、李正业排在长长的队伍中,缓缓地蠕动着。郑子浩打量着向南或向北的人群:向南去香港的人大多空着手。而从香港过来的人却都是大包小包的提着、背着。检查时,包里面装着大多是在内地紧俏的日用品,大到彩电,小到油盐,这些在内地现在大都还需要凭票供应,服装最多。听说,明年要建新的通关建筑,那时候,过关的效率应当会加快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