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重生之江山激扬> 第二百零八节结善缘(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八节结善缘(二)(1 / 2)

第二百零八节结善缘(二)

顾辉嘉等几个香港来客,对于宗教的祟拜敬仰程度远是高于内地人的。听说是去吃斋饭,颇为高兴。作为香港人,去寺院、道观烧香祈福是常事。在郑子浩口中讲述的玄微子的来历己经让他们浮想翩翩,当他们亲眼见到须发俱白,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玄微子时,真被震住了。玄微子的面色很是红润,精神头极好,不看他头发的颜色,给人的感觉一点也不像老人,反而像个青壮年一样。

老道士清亮的目光扫过众人,顾辉嘉和李正业、王志诚心里便是不由自主的一凛,感觉道人目光临身的瞬间,仿佛直透入自己的脏腑一般,竟是没有丝毫**可言。

老道士的目光目光在几人脸上略微一驻,随即缓缓移开,老道淡然开口道:“贵客临门,倒是玄微子有失远迎,少了礼数了,且奉上清茶一杯,聊表歉意。”随即扬指一弹,木桌上的玉罄却是发出一声清鸣,声音袅袅,不绝于缕。

几位香港来客很是虔诚的对着老道微微一躬,道:“打扰道长清修了,我等远道而来,待会还想请仙长指点一番。”几个人本一路上也听郑子浩说过关于玄微子神乎其神的传闻,现在亲眼见到宛如祌仙中人的老道士后,更想好好地见识一下传闻中的“神仙”的本事。

须臾,两个小道童端着木盘上来,为每人奉上一杯茶水,令人奇异的是,这些杯子清一色的都是木盅,似乎是一种古木所制。几人很是恭谨的捧起茶杯,浅品香茗,只觉得茶水入口,颊齿留香,让人精神一振,余韵未尽,只是每人就那么一小杯,却是再也没有了。

听郑子浩说想请几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吃一回云麓宫的斋饭,玄微子莞尔一笑,吩咐身边的小道士一声,让厨房好好准备一桌,等会送到客堂来。

这云麓宫中道人按教规吃斋茹素,遇重大节日设素宴招待信众香客。其斋菜经历代厨师、道众、食客的切磋、创新,烹调技法不断提高,名菜佳肴逐步增加。用三菇六耳(冬菇、草菇、蘑菇,雪耳、桂花耳、黄耳、榆耳、木耳、石耳这九种干菜和干果。)、瓜果蔬茹及豆制品为主制作的素食菜肴,制作考究,选料严谨、广泛,主、辅料都必须是真素,既选天南海北之珍品,又充分利用本地的各种土特产。对这些素料经扒、溜、炒、炸、烩、蒸等方法精心制作,做出的肴馔悦目香口,色香味形俱佳,又质素形荤,非常逼真。因其具有的养生功效和独特口味,大受香客、信众的欢迎。

来得好,不如来得巧。关中坚赶到的时候,正是菜上好桌,大家准备开动的时候。五个人面对着琳琅满目的一桌斋菜,细细点评品尝着,开阳白菜,凉拌芹菜,清焖米豆,什锦如意菜,客家梅干菜,豆豉苦瓜,凉拌莲藕,萝卜乾泡菜,让几位客人吃得是眉开眼笑。而素火腿,扒素鸡,素鱼翅,红烧鱼等几味形荤实素,调制奥妙,引人入胜的云麓宫斋菜佳品,委实让大家赞不绝口。是啊,能把豆腐做成鱼的味道,真是不容易啊,而且外形简直就跟普通的鱼一模一样,几个人反复琢磨,才发现原来鱼皮是用海苔做的!

云麓宫用后山上野果酿制的果酒喝起来清甜可口,加上下午踏雪寻梅的劳累,这特意炒制的素肴,让大家胃口大开,风卷残云般把满桌佳肴一扫而光。一餐素斋吃下来,几个人内心畅快无比,这一餐饭让大家填得肚皮鼓胀,才打着饱嗝下了桌子。以老道士的身份,自然不会陪席,他己经先去穿石坡的湖畔草庐歇息去了。几个人也摸着肚子,权当散步,在郑子浩的带领下,准备到老道士那里请益一番。

不一会就到了穿石坡的小湖处,指着西北角的草庐,郑子浩神色一正道:“呆会谁先进去?每次只进去一人,别的人不好旁听的。”

王志诚看了大家一下,笑了笑,道:“待会我先进去吧。”

看着王志诚慢慢消失的背影,关中坚难捺心中的好奇,却又不好开口直问,便以目示意,用寻思的眼神看着郑子浩,想让郑子浩解说几句。

郑子浩与玄微子这段时间交流不少,但也不好说穿里面的门道,琢磨了一番,方才低声将玄微子所定的种种规矩解释了一遍,听得几人是目瞪口呆:“是以讹传讹,还是真的灵验,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反正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了,是不是真的神奇,大家亲身体验一番,岂不是就明白了么?”

郑子浩顿了顿又道:“先前说一次只进去一人,不过是为问卜人考虑而已,也不是都不能旁听的。”

关中坚点了点头,“问卜之人必然涉及颇多**,避讳些也是人之常情。”

虽然刚才见的玄微子气度宛如神仙中人,不过顾辉嘉却有心申量一下他是否有真本事,他冲着几人说道:“等会儿诸位随我一起进去听听,看看是不是真的神鬼莫测。”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王志诚居然在草庐内呆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冬天的岳麓山上,寒风呼啸,大家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只觉到寒意逼人,除了郑子浩,一个个都缩脖耸肩的,形像颇为不堪。待到他出来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李正业便埋怨道:“王生,你没看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