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节练气
从这天起,郑子浩便在老曲这里既养伤,又学剑,衣食住行,全部不管,老曲这里自然有人来做。原来老曲在这里行医十几年,周围人家都找他看病,可说是治病扶伤,功德不浅。日常琐事,邻居们都代劳了。因此,郑子浩得其荫庇,小日子可说是过得滋润异常,悠哉游哉,就如在永江时,与师父学艺时的情形重现。偶尔李铁过来,闲聊几句,把外边的情况说一些,他虽有些忧心家里,但知道自己这模样回家,反而会让父母受惊,所以也便安心养伤,准备伤势好得差不多再回家。
郑子浩明白,这事情急不得,自己如果伤没有养好,万一留下隐患,就麻烦了。接下来的日子里,郑子浩过得非常的舒服,老曲每天都会安排人做可口的饭菜和药膳,并且一有闲暇,老曲就指点郑子浩练剑。
郑子浩习武的天赋本高,又极用心,这些天来完全沉迷在剑道之中,可以说是剑不离身,再加上老曲教授剑技时也能算得上明师,这李景林所创的剑术十三势,在短短一段时间内,郑子浩就算是学会了,虽然没有老曲沉浸六十年剑道的炉火纯青,也可说是得其真传,尽得剑术十三势的神髓了,而“武当、无量”两派的剑术郑子浩也都掌握了,自己习练时已能一招不错了,手眼身法步也都一点不差了,不过和老曲比较起来,这神意就差多了,所以郑子浩得了空就练剑。
但因为现代社会的法规与习俗,总不方便让人带着把开了锋的长剑随身跑,所以郑子浩琢磨着如何把剑术十三势融进拳术中,以自己的指头做剑,每天都绞尽脑汁,甚至连睡觉都在梦里不自觉的比划。
这天早晨,一直默默站在一边,看郑子浩在院子中将形意、八卦等拳架,武当、无量两派剑法齐齐练了一遍的老曲开口了:“小郑,我看你练的功夫应该是外门体术中的內家功夫,主要是练体,侧重于熬练体力筋骨。练气的本事只在皮毛之中穿行,还远远练不到五脏之间,我看你的筋骨已经练到大成的境界,骨髓也强壮,因此身强体健,格斗杀敌的本事极高,不过看你练拳之时,吐气发力之际,感觉你内脏还差火候,我有一门‘武当道家练气术’,是门可‘内视’的呑吐练气术,可强壮内脏器官,大成之后,甚至可神意内视五脏六腑,真气震荡骨髓,不知你是否有意学一学?”
听老曲有意要将这么厉害的练气术传给自己,郑子浩大为高兴,他上次与“菜刀队”舍命搏杀,就曾吃过一口气被砍泄的亏,自知自己这方面还欠火候,现在听说老曲要传练气术给自己,自是高兴异常。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个‘功’就是所谓的‘气’。‘人身三宝,精、气、神’,所有的一切都要建立在‘气’的基础上的,练气有成,不但对敌之际,能萌生大力,便是寿命也能延长许多,如同‘彭祖、陈抟’等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一样,活个百余岁很平常。”老曲语出惊人,一句话说得郑子浩将信将疑。
“要知道无论是道家的武功,还是佛教的武功,内中贯穿始终的其实都是‘内练一口气’,或多或少的有着‘炼气术’的影子,不过练气的法门,却各有巧妙。一般人呼吸,都是从气管到肺,而古人所称的‘练气’,用现在的说法叫做‘腹式呼吸’,用科学的解释,就是有意识的锻炼呼吸,使呼吸能有调节神经,按摩内脏,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的功用。具体到我们练武之人就是要求在练拳时做到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结合,要做到这些要求,练拳时,必须全身松静圆转,虚领顶劲,立身中正,口唇轻闭,齿轻合,舌抵上颚,进行腹式呼吸,缓缓从鼻孔吸气,用意引导气体,使横膈膜下降,腹腔内脏感受器官受到刺激,产生一种温柔压挤按摩的感觉,这就是所谓‘气沉丹田’,有人称‘气沉小腹’。不过这些我看你练拳时练得很好了,我要教你的更进一步,它与一般的练气却有不同,呼吸的时候,像蛇吃食一样,从嘴入气,如吞东西,从食道吞下,震荡肠胃。”
只见老曲双手前伸,五指叉开,双脚五趾也叉开,紧抠住地面,双手慢慢下压,按住丹田,然后深深的含了一口气,现在天气热,衣服薄,郑子浩能看到老曲这口气如蛇吞鸡蛋般的一口从食道吞下,转眼就到了脾胃,随后下沉到腹部,紧接着,老曲的大小肠就蠕动起来,而且咕咕作响。
老曲边示范边解说,“先呼出一口气,先吐出胸中浊气再吐出腹中气,此时收肋收腹,然后吸清气于胸中,此时头面平微仰,若头下俯则易气闷,闭气,心中默数九或二十七或八十一下,再呼气。如此呑吐闭气九回,闭气非憋气,闭气讲究自然。闭气目的是使真气发生及内运,真气要逐渐由胸部降至脐部,使五脏六腑自然得到调整锻炼,增强气感,培养真气。”
看着眼前的老曲练气的样子,郑子浩明白他果然是得了“武当练气术”的所有真传,悟通了精髓,这一口气悠长无比,竟真似直透了五脏六腑。而事实上,老曲也的确是将“武当练气术”练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身体内外,可以凭借一口真气连成一体,如果老曲能在这个基础上震荡骨髓,把一口真气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