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一节“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三
上了车后,郑子浩悄声向张意打听那个只给自己买车票的同学的情况,张意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叫刘伟,平日间在学校挺傲气的,郑子浩没转学来之前,数学考试他总是第一。后来,郑子浩才知道,这个刘伟是马王堆乡乡长的儿子。
一路上,几个同学都很兴奋,看着车窗外马路两边的景物说个不停,叽叽喳喳地像一群麻雀,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小学生活动范围很狭小的,除了住家周围,一般很少去到要坐车才能到达的地方玩。除了那个刘伟,他那一种鄙薄的眼神看着那几个同学,脸上挂着一种讥笑的神情,好像是在说:“土包子,没见识。”
潭洲市五一路在五十年代就开始修建,六十年代末时,五一路虽己部分修通,但是无法通过滔滔湘江将汽车开过湘江到达河西,那时过河全靠轮渡,一九七二年十月一日年湘江大桥(一桥)正式建成通车,汽车可从五一大道直通河西,是连接河西溁湾镇与五一路的交通要道。到了八十年代仍属宏伟建筑的大手笔,它影响了潇湘大地上这座都会城市二三十年,也造福了潭洲市人们二三十年了,其不朽的功劳是显见的,它见证了潭洲城的日后的变迁与繁荣,它一直是潭洲这座城市的中心商业区。据说当时有某位中央领导下来潭洲参观后竟发无名状,指手划脚的胡说八道一通,意思嫌当初把五一路建造的太过宽敞豪华,因此亦批评潭洲市委此举属铺张浪费,谁能想到日后这条路的拥堵是天天必有的一幕,可见该领导当时眼光之近视短浅,手笔之小气吝啬。
五一路和湘江桥是一对孪生姐妹,不能分彼此,像孪生双胞胎一样,从它们诞生起就注定了二者的密切关联关系,因为凭借着它们,使潭洲城完本被分割的河东、河西两部分成为一个整体,牢牢的联系在一起,说到五一路就势必提到湘江桥,反之亦然,是一回事。
站在河东桥头向河西眺望,沿江一线青山隐隐,脚下的湘江江面宽阔无余,阳光照耀下迸幻出万点粼粼波光,举目向南,看不穿尽头处江天渺茫,湘水似从云端来;扭头望北,正可见余晖里天高水远,涛声灭处水生澜。这波涛于滚滚奔流中不断寂灭重生,远去洞庭,真是江水滔滔向北方,水浪长,日夜忙,百帆影,接天壤。真可渭“尽渡劫波处,才觉天地宽……”
这时候,公交车正奔行在湘江大桥上,同学们将头探出车窗外,贪婪地看着这美景,眼底下江中心隐现蒙蒙一带狭长绿洲,它径直贯穿过雄伟的湘江大桥底部,头南尾北,迤俪绵延,首尾不见。湘江水竟也驯服地随着它的指向滔滔北去,咋一看来就像一艘威武的军舰,正在劈波斩浪向远方开进,它正是大名鼎鼎的“橘子洲”,这里顾名思义,岛上栽满了郁郁葱葱的橘子树,特别是秋天橘子成熟的时节,整座岛上尽是满树的绿叶红果,垂挂在枝头红灿灿金煌煌,果实几近伸手可取,景象分外壮丽和迷人,远远看去,密密层层,与墨绿深处映出许许点点的红星,真是一幅秋天收获的画卷……
洲的最南头就是闻名遐迩的“橘子洲头”了。如逢桃花水涨时节,在大雨倾盆之际,身临此处,人立洲头,顶雨瞭望,只见辽阔江天,滚滚乌云,闪电雷鸣,低垂追逐,两岸惊涛浪涌,一洲巍然鼎立,人在风雨飘摇之中,如是英雄豪杰,自有天地苍茫,唯我飞扬的豪情,无怪乎当年领袖年轻时曾即兴热血挥毫留词《沁园春长沙》赞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同学们依依不舍的目送下,公交车过了湘江,迎面而来的是一座虽高大却略显单薄的古门坊,它就是到了溁湾镇的标记,那时的溁湾镇是个处于几座小山丘包围下的小小浅浅的镇子,打桥尾算起,它长不过千把米左右,宽不过路旁街面,用眼睛就可看到头了。不过,作为潭洲河西这边的一个中心区,它这里电影院、滑冰场、商场等娱乐、购物场所都有,而湘南省委、省政府的指定接待宾馆麓山枫林宾馆也在这里。五一大道过桥后直上高叶塘公交站,这里是出潭洲城换车的交通枢纽,如还往下走即行来到河西月亮湾湘湖渔场,再要顺着一条原先经过党校门口,傍着溪回山绕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走出去十几公里,就算来到漫山青黛翠拥的望城县雷锋乡了,道路由此分叉,右一条奔望城,直行则去宁乡。从高叶塘往左行则是潭洲的人文荟萃之地了,这是围绕着岳麓山分布着中南工业大学,湘南大学,湘南师范学院等高等学府,悠久传承的岳麓书院正坐落在岳麓山脚下。右行则直通银盆岭、三叉矶等处的潭洲纺织厂、湘岳化工厂、潭洲铬盐厂、潭洲建筑机械研究所等工厂企业……
下了十二路公交车,又上了五路公交车,那个刘伟又只买了他一个人的车票,郑子浩还是像先前一样买了四张票。这条马路比起五一路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