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重生之江山激扬> 第七节国术与先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节国术与先生(2 / 3)

不甚礼待。而徐矮子并不计较,终日依旧手持小旱烟袋蹲于凳上吸烟而已。杜心五心里一直想试探其艺深浅虚实。一日,徐矮子熟睡之机,杜心五持单刀潜入房中,见其卧睡正酣,猝然劈下,眼见砍着其身!然而徐矮子忽然翻身里向,鼾声如故,不加丝毫理睬,而杜心五的刀却砍断了徐的枕头。杜心五后来还有几次在训练或切磋中都有意试探偷袭徐矮子,却从未能一沾徐矮子之衣襟。杜心五自此五体投地跟随习艺八载,恭谨尊师。

就这样,杜心五跟徐矮子苦学八年,终于得传徐矮子一身本领。其后行走江湖,打下了一个响当当“南北大侠”的名头,其所传“自然门”功法又经万籁声发扬光大,成为了近代中国武林一枝奇葩!

俗世相传徐矮子收杜心五为徒,传艺八年后至峨嵋山修行后不知其所终。其实是因为闯荡江湖多年,人老思乡,便回了永江徐家隐居,他多年来行走江湖,总结有几个仇家,为避免给徐家带来祸患,所以隐姓埋名。但他一身功夫,也不想就这样带入黄土,但徐家子侄中,能入他眼的瘳瘳无几,最后却只传给了徐静川!

而徐静川更不是一般的人,他解放前在北京、那时叫北平读大学时便参加了地下党,参与过抗日时期北平地下党的重建,他的上级是个叫周彬的地下党员、时任地方队部书记,更上一级领导人是天津市委书记许志庸(原名姚克广,去抗日根据地后改名姚依林,全国解放后先后任商业部长、***副总理、zg中央*****)。后来因为地下党组织被叛徒出卖,他虽然隐蔽的很好,但是也被作为同情分子抓了起来,他一口咬定只是想追求其中一名女党员,再加上家里人出了大笔金钱周旋,才被放了出来。但也就此与地下党组织脱离了关系。徐静川一边继续想方设法打听地下党,想重新接上关系;一边寻师访友,苦练武艺。因缘既会之下,他结识尚派形意拳创始人尚云祥先生之爱女尚芝蓉,在她手中习得尚氏形意与八卦。临近解放时他终于又与党组织接上了头重新加入了地下党。和平解放北平时,他参加了华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后来第二兵团改十九兵团入朝参战时他己是营教导员了,在十九兵团是有名的文武双全的才子!因为他懂英法两国外语,在抗美援朝时,还参与过板门店谈判、当然只是在台下了。从部队转业回来,已是团级干部。先在潭州工作,当过县委书记。五九年因为思想有点右倾,便下放回原籍,做了桃川小学的校长。

他虽然名义上是个小学校长,但他的威望却无人可比,即算是永江县的县委书记、县长也不如他,还经常向他请教。他的领导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尽管他是因右倾错误回来的,但他曾经的光荣经历,以及家族在本地的人望,足以化解那不利的因素。所以,即使在六七十年代那么混乱的岁月中,永江也有那么一点世外桃源的味道。而他的工作能力确实也无人能及。特别是在关键时刻,他就越能显示出与人不同的高明。1967年,邻县刮起一股杀人风,谣传“五类”分子(指地、富、反、坏、右)要杀贫下中农,要变天,于是贫下中农先下手为强,将五类分子一家家满门抄斩,连婴儿都不放过,斩草除根,杀得一个不剩,据说被杀的达两万多人。这股杀人风也波及到了永江县,苗头刚一出来,徐静川就警惕万分,他马上就找到当地革委会的党政领导,商量对策。一方面将“五类”分子用集中看管的名义保护起来,一方面安排基干民兵把守要道,把不明真相的群众安抚下来,挡了回去。后来,解放军部队奉命制止了这股杀人风,惩办了一些为首的罪犯。徐静川在这种混乱的形势下处变不惊,沉着冷静,准确把握政策的能力,亦被人津津乐道。

但徐静川心中却不时哀叹,当今世界,人心不古,世道混乱。自己这一身本事文可安邦定国,武可上马杀敌;而今却只能半付流水,半隨落花了。文的还由自可,这由伯父“徐矮子”传下来的功夫在自己手上断了传承可就无颜面去见他老人家啊!但如果所传非人,那就后患无穷了。徐矮子在教徐静川练武的时候;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未习武,先观德。”徐矮子经常引用西汉时期司马迁写的《史记》中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他认为如果缺乏了这四样东西,就不能传兵论剑,徐矮子把良好的道德品质看成传兵论剑的首要条件。他在教杜心五时是这么说的;再教徐静川时也这样说。习拳练武应以德行为先,在徐矮子的教诲下,也已经成为了徐静川的认识。徐矮子教徒很强调徒弟的意志品质,在徐矮子看来,意志品质是他所选的传人最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在他眼中,你身体有一点残伤没关系,他自己就身材矮小,别人看来,也不是练武的好材料,可他勤学苦练,终有大成。所以,只要有了意志品质,加上训练得法,就能弥补身体条件的不足,照样能够练出惊人的功夫,所谓苦寒出高手。相对于人的生理条件来讲,不管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男是女,都有办法找出适应的练习方法。身高者怎么练,身矮者怎么练,身重者怎么练,身轻者怎么练,徐静川心中都有一杆称,因为徐矮子曾说过:“没有教不了的徒弟,只有不会教的师傅”在他看来生理条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