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众仙横行> 第三十三章 艾杀蓬蒿来此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艾杀蓬蒿来此土(1 / 2)

这是支天山大阵,千百年来从无人能强行踏足其中。Du00.coM

一股苍茫的气息扑面而来,练青冥心中一颤,仿佛看到数十个身高千丈的金甲神人正俯身凝视自己。

练青冥闭上双眼,他知道这是大阵原始的能量,并不是要发动攻击,因为此时的他并不是“入侵者”——虽然实际上是。

强行抑住调试这些能量的冲动——此时的花月星,几乎不可能找到比这里更高级的气机样本了——练青冥反复警告自己,今天的目的是阵法,不可见异思迁。

小心翼翼地在阵中走了几步,他就像一个混入人体正常细胞中的病毒,没有引发大阵的排异反应。

大阵的布置手法古朴高妙,充满异想天开之举,数十种足可毁天灭地的能量相生相克,构成奇妙的循环。但是论细微处,并不强过现今的“空山灵雨小天时阵”多少,甚至以练青冥的眼光来看,有些地方还有可商榷之处。

不可能吧?练青冥不得不怀疑自己,他不认为自己会比这些大仙人更高明。

其实他的眼光并没有错。两千年前,原祖的弟子们只是基于兽群来势汹汹,仓促之间合力布下这座大阵,真正懂得阵法的只有其中一名弟子,由他作主持,居中调配,其余弟子听令行事,所以错漏之处在所难免。

后来人族形势缓解,那名弟子虽有心重整大阵,可是因为已经不再具备必要性,其它弟子又专心追随原祖修炼,也不愿再浪费能量,于是大阵就这样带着瑕疵保留了下来。

后人一来轻忽阵法之道,二来修为天差地远,所以两千年间居然无一人能指出其中谬误。只有练青冥这个怪胎,为了回家,把一个上古奇阵列缺十九星阵研究得通通透透,单论阵法之道,眼光已经胜过那个原祖的弟子。

正因为如此,他在大阵中能“看”到的妙处远比普通修士多,许多折冲樽俎、纵横捭阖的手段,非修为高到一定程度不能用出,除了支天山大阵,其它地方断无可能见识到。

练青冥一面向里深入,一面深感惋惜。原氏后人确实是人才凋零,这个大阵有几处“一元复始”的阵眼,如果定期补充能量,大阵可以维持原本的威力近乎永久地运行下去。

这种阵眼相当于人类的丹田,有存储、涵养、输送之功,或者换个比喻,相当于地球上大型机械的动力源,像这种大阵,阵眼对输入能量的品质要求非常高,可能是原祖的弟子布阵时没想到后人如此不堪,也可能后人压根就不知道还有阵眼一说。

总之他一路走来,看到的阵眼都已经黯淡无光失去作用。

“假使有一天,修为足够,不妨重整大阵,修补阵眼,倘若能激活,妙法真人想来一定会十分欣慰,而且也算是为保护花月星的历史文化古迹做了点贡献,没准能授予我一个,额,星际友人的称号,哈。”

练青冥一边想着美事调节心情,一边巨细糜遗地在阵中探索。

之前小白有跟他描绘过这里头的景象,所以对于这里面的空旷荒凉他有心理准备。

那片灌木丛在大阵深处,离中心不远,练青冥到达时已花了不少时间。

反正他给妙法真人含含糊糊打过招呼,失踪一两天也不要担心,只要不触发大阵,时间充足得很。

并不费力就确定了用于传讯的那个地点,练青冥不懂木族的术法,少了一个侧面推断的线索,算是个小小遗憾。

那个阵中之阵早已被掘开上面的浮土,露出完整的面目。

第一眼看到,练青冥就知道,这几天的辛苦绝对没有白费。

那种简易、张扬的线务,充满力量之美,而且迥异于普通的布阵手法。

练青冥研究过的阵法,列缺十九星阵是排列星斗为阵,层次太高就不提了,普通的阵法都要求相应的材料,比如一般用于守护库房的“间左渺回阵”,多用黑晶木布阵,以充分发挥迷障、恒温、潜隐效果,用于加强城防的“千当回罩阵”,多用沉海岩布阵,以充分发挥守土、固墙、御法、护兵效果。

而眼前这阵法,并无特殊材料,而是简单地在阵内地面上,以气劲磨出特定线条,形成回路,导引大阵中不同属性的能量灌入其中,布成阵中之阵。

思路之巧妙令练青冥叹为观止。

本来他一直想不通这个阵中之阵是怎么杜绝大阵的排异反应的,他自己是用笨办法,用九座小天时阵将大阵能量稀释到到能承受的程度,转化成与天地间能量无区别的灵气,附于其上“混”进来。

而这个阵中之阵,则是直接引用大阵自身的能量,借为已用,自然不会被大阵排斥,因为根本就是自己人。

练青冥赞叹片刻,开始做下一步工夫,确定这个阵中之阵的功用。

之前他推断这个阵中之阵是用于传送的,不过毕竟没有亲见,不敢断言。

“能量释放”“能量转换”“能量凝结”,阵中之阵只有三个功能模块,练青冥皱紧了眉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