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周内,汤平忙的脚不沾地一般,除了他的那些女人,他还和李志,林志还有严惟等都分别见面聊了半天,基本上谈的是以后的一些公司规划和方向上的事情,一个是了解一下公司的现状,另一个看看这些人的态度,他希望如果有异样的苗头要发现乘早,如果等到了纸包不住火的时候才发现,对公司,对自己都是巨大的损失,虽然让陈燕平时帮忙看着,但是如果有心人要存心瞒着她做点事情,还是很容易做到的,管理真的是一门深厚的学问。du00.com
不过还好,汤平总体的感觉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每个人自然有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是目前来说还是都在自己的范围内,没有出界的苗头,不过还是要给每个人以希望,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斗志,所以汤平对公司做了一些小小的调整。
首先是林志那摊,房地产公司最近几年只会不断的买地,基本不会开发新的项目,准备积蓄几年的力量在上海的项目上一锤定音,所以对林志来说,公司没有利润就不会有分红,这么远期的期望汤平觉得要和他解释清楚,希望他能看清形势,熬过这个几年,另外,汤平准备在上海这个项目上采用大量的新型技术和建材,这些国内很多不要说有人做,连听也没有听说过,所以汤平准备成立一个新公司,专门引进国外的新技术新产品,能消化吸收的就消化吸收,走国产的道路,不能在短时间国产的,抢先引进产品,垄断国内的代理权,还有就是一些在国外也只是在理论和实验中的产品,汤平知道那些在未来会在国内大放异彩的,争取抢在那些公司之前,占据先导位置。
这些其实做好了,等国内的建筑行业突飞猛进的时候,也是一个不小的产业,未必就比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规模小多少,林志在汤平描绘的美好前景前终于表态了,他愿意和公司一起度过这个艰难的几年时间,相信汤平会带给他一个美好的未来,愿意和公司共进退。
其实汤平无论如何没有如此的口才和霸气让这样的人才折服,一切的一切归功于他在美国的金融奇迹,林志对他的信心都来源于此,这个比任何苍白的言辞都更有说服力。
李志那边同样也很顺利,不过汤平对他的工作做了很大的调整,国内玩期货受到太多的约束,而且这个主要是自己来操作,只要一些辅助人员就可以了,所以保留原来的那些人员后另外大力扩展公司规模,专门做风险投资,收购包装上市的工作,这个在未来的股市大潮中能捡到不仅仅是一些贝壳了,说不定还有很多大鱼,在汤平指出大概的方向后就看他们本事了,虽然不及金融期货那么来钱快,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了,所以一席话谈下来,李志同样充满了旺盛的斗志和美好的期望。
严惟现在头上挂了很多头衔,汤平所有自营公司的执行监事,法务顾问等等,开什么玩笑,和身价几亿美金的富翁合作远远比自己原来的那些工作有前途的多,而且这个富翁看起来前途不可限量,这个才是他的刚刚起步而已,他不仅兴庆自己当初的选择,还好没有把这个机会白白浪费掉,对汤平的话自然说一不二,牢牢地盯着这二个公司的运作,拿人钱财忠人于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这份丰厚的年薪。
陈燕帮忙照看的平怡外贸公司这个一年发展的也相当不错,陈燕找了很多合适的人材把公司经营的有声有色,很有一种不拘一格用人的味道,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国内高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大专,职校的毕业生,甚至还有些没有什么学历,但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材,虽然现在业务量还没有明显的增长,但是公司的基础打得极为扎实稳重,汤平知道,只要给予时间必然在二三年内有一个爆发。
这条路比较稳,但是见效慢,初期的投入高,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由于重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资金上的缺口,很多人走的是短平快的发展道路,不是他们不想走稳健的发展,是条件不允许,所以很多时候富人愈富,穷人愈穷就是这个道理,你光有好的想法,没有这个财力去尝试和实践,到底还是零,而且经不起风浪,有钱人可以不断的去实践他的想法,就算亏空了一个项目还可以去尝试第二个项目,第三个项目,很多项目最终还是资本的运作。
发展最慢的是邱敏的装饰公司,虽然一年来在上海打出了一定的名气,业务和人员都有了不小的增长,但是这汤平别的产业来比就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不过汤平对这个公司本来就是没有什么期望的,不过是给邱敏的一个安身立命的资本,现在看来运作还是相当不错的,看着邱敏一副幸福的小女人模样,他心里也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种满足不是经济上的占有,是一种在感情和心理上的成就感。
时间过的很快,很快马上就要到了汤平回美国的时候了,他准备在美国再待个一年半载的把一些需要在美国做的事情起码初步办完后就把重心放在国内,不过这些都可以等他到了美国后再慢慢考虑也不急,他现在还有二个事情想要在回美国之前办完。
这二个事情他没有和任何人说,一个是很高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