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情况,北龙也不是没有经历,在他武王之时,被带到朱雀界。读零零小说在他人仙之时,经历青龙界的考核,也就是攀登被“坤土珠”笼罩的山丘,都是以修为孱弱之身,适应灵气密度超溢的环境。
前一次大约是十倍,第二次考核时是从十倍到千倍不等,而这一次,从中千世界到大千世界,根据白帝的提醒,应该也在十倍左右,这对他来却是正好。因为他的身体强度本身就高出体内真力一截。
而且有着庞大的识海世界,多余的灵气完全可以灌入其中,这却是他最期待的。
北龙唯一担心的就是刚才传送时,心中涌现的那种没有丝毫秘密可言的被窥视的感觉。这或许是一种基本的检测手段,以甄别来者是否是异族伪装。从元神到血肉,全都被寸寸扫描过。
不过还好,银枪的灵性十足,却是提前躲开了。而元神以及身体的细胞也用不着隐瞒,这样也能解释北龙为什么能爆发出金仙境界武者的战力。想通了这点,北龙倒也心安了不少。
这个时候,白帝却是拿出“征召令”往铁树的树冠一丢,只见一道白色光芒激射而出,瞬间把令牌吸收了进去。而后,从虚空中突然打开一扇门,像是天窗一样。
“走!进去。”白帝一边说,一边往上一跳。
接着是北龙和火狐,而后另外两名金仙境界武者也跟着跳了上去。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透明的半圆形气泡薄膜,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半山腰以上,覆盖了皑皑白雪,与天连接处,竟分不出界限,高空中,有仙鹤盘旋,有祥云飞绕。
把视角拉近一点,地平线上,不远处驻扎着一处军营,操练的声音正绵延不绝的传来,其中不乏金仙之境的武者,即便是普通的士卒也没有一个弱于神仙境界的。
守在气泡薄膜的周围的,却是四位天仙境界的武者。
这四人一见白帝,却是恭谨的行礼。后者点了点头,一步跨出:“准备好了没有?随我出去。”
北龙能够感觉到,从混沌界到“苏铁古境”的铁树底下,到树冠之上,再到气泡之中,这四处地方的灵气密度在不断的提升,这种设置却是对普通的中千世界武者有着极大的好处。
因为,这样可以根据武者的能力,延长在通道中的时间,让他们能够充分的适应大千世界的灵气密度,可以保证等到最后跨出气泡时,充分适应大千世界的重力负荷。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在消化灵气的同时修复因重力的增加而带来的损伤。
当然,这种温和的方式,尽管没有后遗症,但是能够第一时间收获的灵气却是要少掉很多,即便是到后面能够补足,可在时间上却是要推后很久。而对北龙来说,最缺乏的就是时间。
他要第一时间把自己的实力提升到最大,所以白帝带着他却是马不停蹄,在通道中一点时间都没有浪费,只有这样,才能在跨出气泡时,引入最大量的灵气灌体。同时,也保证自己三人的金仙之体,不受到下界浊气的污染。
北龙深吸一口气,紧随着白帝一步跨出气泡薄膜。
最先作用在他身上的自然是无处不在的而且要被动承受的重力负荷,其次才是需要主动吸收的天地灵气。
一般说来,我们所说的灵气密度是相对来说的,大千世界是中千世界的十倍,中千世界是小千世界的十倍。而灵气只是空气中极少的一部分,只有这部分对人体有益的气体才被称为灵气,并且根据人类体质的不同分出灵气的属性。有的地方灵气密度集中一点,有的地方灵气密度稀释一些。
所以,即便是小千世界,也会有一些特殊的地方,灵气密度高于大千世界的。
而武者修炼,纳灵气于体内,体内的灵气终归是多于体外。这才有了练气的功法,有的吸收灵气的速度快,差的功法自然就慢。
这就造成了北龙一步跨出,并没有感觉到溢满周遭的天地灵气,很像是一拳落空的感觉。
幸好,身体的强度已经达到了天仙境界的巅峰,距离飞升大千世界的金仙境界强度只有一步之遥,所以勉强还能支撑。而身体细胞对灵气的饥渴,则很快就表现了出来。
顿时,一个无形的漩涡,在北龙的周围形成。
普通的武者,是通过功法,作用于识海,或者是心脏,或者是丹田,通过口鼻,在吐纳之时,吸收天地灵气。即便是天赋再佳的武者,尤其是从中千世界飞升而来的,因为灵气密度的变化,初入大千世界,吸纳灵气时,都不会产生明显的异象。
而北龙所造成的漩涡,却还在持续扩大。
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北龙所传承的功法“天龙八部”的霸道,因为那个时候的天界,用地广人稀来形容还不算恰当的,任何一生灵天生就会的呼吸吞吐就远比现在的功法强悍。当然,这还不算是稀奇的,毕竟大千世界是当初的本世界崩溃后的最大陆地,而且六位圣人也延续至今,总还是有一些传承能够与“天龙八部”比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