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平稳的向下深入。Du00.coM
黑洞内,岩壁褶皱起初还算干燥,但随着深度的增加,岩壁边上渐显潮湿,而后有水珠滴下,而且空气也没有山体表面那么清新,隐隐有异味出现。
已经深入山体八百米了,除了偶尔有几只蝙蝠蚊子等飞过,还尚未出现异常情况。
但是随着深度的增加,武者和臧子夏手中的镜子也渐渐拉开了距离,臧子夏手中的镜面已经没有刚开始时那么清晰,里面的影像慢慢模糊,这是正常现象,这种叫做“传媒镜”的法宝,除非相隔的很近,母镜和子镜的转换才会清晰,甚至连声音都能回传回来。但是一旦距离增加,中间障碍物过多,那么清晰度肯定会受到影响。甚至干脆一片模糊。
臧子夏手中这面镜子已经算是比较高级的了,在青龙界军中,也只有像他这样的特殊作战单位才配备了有。即便是应苍穹的“遣潜”团名气再大,也没有配备。据传,更高级别的“传媒镜”能镶嵌数十个晶体,如果说臧子夏手中的这面镜子有效识别距离为三千米的话,那么能够镶嵌数十个晶体的“传媒镜”的有效识别距离就高达数万米。
这种远距离传送声音和图像的法宝,明显有着空间技术的应用,只是北龙一时半会不能理解,不过他有着尹宝赠予的传声项链,倒也不奇怪于这种法宝。
如果说这种法宝对地仙级别的武者作用很大的话,那么对于神仙境界武者的作用就要小多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从神识到心神,会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为什么说元神才是修真的真正起点,原因就在于此。只有修出元神了,才具备了理解剖析这个世界本质的资格。
按照普通的意义理解,首先普通的凡人,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任何器官所能感受到的东西,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假设这个范围是两百米,那么武者修出神识之后,这个范围就会增加,可以达到五百米,一千米甚至是一万米。而到了神仙境界,不仅范围继续增加,而且清晰度也增加了。
当然,在一些特殊的地域,上面说的这个范围就不作数了。比如中间相隔的障碍物太多,介质太复杂,这个范围就会大大的缩水。
万仞山的这个黑洞明显就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寻常武者的神识在这缩水了十倍不止。所以,“飞讯团”才动用了“传媒镜”这种法宝。这种双生的镜子本是大自然的瑰宝,天生就有着这种功用,如果镶嵌了能量晶体的话,还可以延长它的识别范围。年份越长,能够镶嵌能量晶体的数量就越多,“传媒镜”的识别范围就越广。
神仙境界的武者极少,在一些神识作用不到的地方,“传媒镜”的作用就大了。
到了这个距离,山体内八百米,即便是地仙巅峰武者的神识也相当吃力了,所以一开始应苍穹无功而返之后就下令让“飞讯团”的人下去。
一过八百米,再往下去,大伙儿都看到“传媒子镜”内的武者突然打了一个寒颤,让人感觉温度突然降低,而且幅度很大。而且到了这里,整个岩壁颜色突然一转,由原先的灰黑色变成了暗红,滴出来的水珠也变得鲜红。从地底还有风的呜咽声传来。
忽然,整个画面像是凝固了。那个武者似乎望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一样。整个身子变得僵硬,冰冷、幽暗、绝望、无助的情绪一下涌上心头,甚至忘记了移动镜面,而后,一声惨叫传来,撕心裂肺的痛让山洞外面的武者齐齐的吸了一口凉气。
而后,“传媒子镜”直挺挺的掉落下去,在一个翻转中,应苍穹、臧子夏,包括北龙都望见了“传媒母镜”一脚映出一片黑雾,雾气中一个烟影,呈圆形,还带了个尾巴,圆形中两点火光闪现。像极了臧清脑海内地球世界中的骷髅头和传说中的鬼火。
不过,在应苍穹和臧子夏的脑海内,可没有这么直观的形容。这是一个他们都没见过的怪物,从一个地仙初阶武者都感到绝望的角度去说,这个任务已经超出了他们承受范围。
可从应苍穹的眼神来看,明显他还没这样的觉悟。加上臧子夏胸口一对弯刀的渴望,所以,臧子夏也没有退却的意思。
从最开始那名武者所传递的消息来看,要么他是被禁锢住了,所以不能有丝毫动弹。要么是被吓傻了,在绝对强大的存在面前,才会使其神智瘫痪。从武者的表现上看,属于前者的可能性居多。这也是应苍穹眼神渐渐转为疯狂的主要原因。
因为他可不是一般的地仙中阶,他的战力甚至可以和地仙巅峰的武者硬拼。加上,他对此次任务的看重,所以,他就决定继续查探。
可是,即便是留下来继续探险,那也要有一个可行的方案。不然,跳进去送死,这些散编的独立团团员肯定会心存异志,尽管身在军营,服从命令即是天职。但没有哪一个武者会选择这样的人为上司的,如果传扬出去,他们“遣潜团”就会威风散尽了。
臧子夏和应苍穹两人一合计,决定一方面派人回去求援,另一方面留几个尚未突破地仙不能飞行的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