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双唐记> 第二十七回 南来之使(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回 南来之使(二)(1 / 3)

宴会厅里,黄巢把杯中之酒一饮而尽,对座于客席的杨行密道:“……将军能否回答黄某,我义军可否再次南攻?”

杨行密略微思索了片刻,不卑不亢的道:“可攻,但必不能破。读零零小说”

黄巢饶有兴趣的道:“为什么?”

杨行密胸有成竹般道:“南方各藩镇节度使自唐中期就被分封于各自领地,已经根深蒂固,虽为藩镇,但也犹如地方的天子……对于各藩镇节度使而言,大唐的存亡并不足挂齿,能保住自己的封地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如果贵军来袭,各藩镇必然会结成联盟,以防被逐一击破。这样的话,定会形成南北对持之势,如果假以时日,待塞北之军来犯之时,贵军恐怕会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

“哈哈哈哈……杨将军言重了吧?想我黄巢起兵五年之中,从鲁地一直打到两广沿海,走马天下,谁人能敌?纵使各藩镇联合起来,就能挡住我的虎狼之师吗?”黄巢大笑道。

杨行密听罢,也笑道:“黄帅说的好,不过今时可不同往日……”

“哦?愿闻其详。”

杨行密正色道:“那时义军每攻下一座城池,只是补充物质和人力之后便撤离到山野之中隐藏行踪,并不坚守城池,可谓要停就停,要走便走,机动灵活,所以纵横中原,无人能敌。”

“嗯……”黄巢手捻须髯,未置可否

“但今日则有很大不同,要想平定天下,扩大疆域,每占一城一池都要留军队驻守,还要选拔官员进行治理和恢复生产。这样做的话,无异于化无形为有形,成了各藩镇势力的众矢之的,失去了游击的灵活性,很容易被敌军反攻,所以才会有腹背受敌一说,黄帅说是不是呢?”

黄巢听闻此言,狂妄的表情从脸上消失不见,双目之间则多了一丝凝重,显然杨行密的话,说到了他的内心深处。

“将军何以教我?”

杨行密神色从容的道:“不如不攻。”

“哼!不攻,不攻何以得天下?”黄巢有些不快的道。

“推行仁政,拉拢南方势力,先北后南。只有凭武力解决塞北异族之军,才能震慑南方各藩镇,让他们俯首称臣,到时天下可平矣。”杨行密解释道。

“好一个天下可平!不知如果塞北之军来犯之时,南人又配合来攻,我军何以处之?”一直没有说话的皮日休突然发问道。

“皮大人问得好,如果那样的话,贵军必然万劫不复……”杨行密缓缓的说出这几个字来。

皮日休也露出了一丝笑容,道:“既然将军已预料到了这一步,又何必出此下策?”

杨行密好整以暇的道:“杨某认为,可以先向蜀中王建施加压力,逼他交出逃往蜀中的唐天子,由贵军来处置。同时,承认各藩镇所封之领地,消除众人的疑虑,再派上将守卫北方边疆,以抵挡塞北之军,则天下可平。”

朱温听到此处,心中不由盘算起来,这蜀中之地易守难攻,王建凭借天险,怎会轻易交出天子。再有,如果把防守的重点放在北方的话,那南方该怎么应付?

黄巢闻言,不再答话,而是向坐在皮日休身旁的卢携道:“不知卢公有何高见?”

卢携明显在过去的这一段日子里,苍老了很多,自从叛唐军攻入长安后,卢携本想带着家奴去皇宫护驾,可各条路已被叛军封死,卢携只好遣散家奴,带着一家老小躲在府中的密室里,一直到叛军从长安撤出后,才出来见人。后来又接到皮日休的邀请,卢携再三推辞后,才勉强答应做官,今日归降的旧唐官员之中,数他的品级、威望最高。

卢携听黄巢有此一问,点了点头,又对杨行密道:“不知将军此行的目的为何?”

“奉我家节度使之命,特来结盟示好。只要黄帅肯承认我家节度使现在手中管辖的地盘,并且答应一些其他条件,我家节度使愿意提供一部分物资供给,还愿意出头帮助说服南方各藩镇节度使,拥护黄帅。如此一来,不但避免了你我双方的争战,还不损害双方利益,岂不是两全齐美?”杨行密缓缓道。

卢携闻言,叹道:“大唐江山定鼎两百多年,至今日气数已尽。我卢携身为唐臣,已无力回天。今新朝将立,从此之后,天下间可以息止干戈,免于涂炭,便是老夫之愿。”

顿了顿又道:“身为旧唐之臣,刚才杨将军所言的逼王建交出逃往蜀中的天子一事,卢某实在是不肯也不忍苟同。不过如果双方能缔结盟约,免于刀兵,卢某认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黄巢闻言,看了看在座的众人,感慨道:“卢公不忘旧主,真乃忠贞之士。黄巢佩服不已,如果我军中将士,都效卢公这样忠于君主,那何愁天下不平呢?”

众人听罢,纷纷点头称是。

一旁的皮日休道:“还请将军说说联盟的具体方案。”

杨行密刚要答话,只听人群中有人高声道:“且慢!”

众人同时向说话之人望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