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多多关照。”说罢,向朱温鞠了一躬。
朱温忙还礼道:“正是在下,不知小西兄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赵璋府邸外?”
“我昨夜追赶劫持楚小姐之人时,正好追到赵璋府邸的附近,劫持之人失去踪迹。今夜本想再去查探一番,却正好遇到朱兄。”小西夜行笑答道。
“多亏了小西兄赶来相助,只是不知明明二敌同时向我攻来之时,小西兄又是怎样对我施以援手的呢?”朱温疑惑道。
“朱兄问得好,此法是我们东瀛忍术中‘木遁’的一种,是先借白烟扰乱敌人视线、感官的同时,由我飞身撞开朱兄,又抛出顺手拾起的断木,作为替身挡住那二人的进攻。由于有烟雾的扰乱,二人直到击中断木,才知已经中计,又顾及烟雾中可能有毒,出于自保才没有形成连击之势。”小西夜行笑答道。
朱温心知,能在顷刻之间完成这一连串的动作,可见此人身法过人,自有一番有别于中原武学的异能。
“不知小西兄,有没有把握力服二人?”朱温又问道。
“此二人之能,已是有所大成,在下要想自保还可以,要是真正动起手来,恐怕不会讨得什么便宜。”
“哦……”
朱温望着静静流淌的渠中之水,叹了口气,道:“此二人来长安城的目的实为不善,朱某恐怕无法凭借一人之力,来阻止事态的发展。”
小西夜行听罢,笑道:“朱兄用不用我帮忙呢?”
朱温转过头来,望了小西夜行好一会儿,在那看似与中原人无异的黑眼睛和黄皮肤里,仿佛隐藏着一些他看不透、猜不明的东西,这到底又是什么?
朱温怔了一会儿,才道:“如果能有小西兄的大力相助,那真是太好了。不过……朱温还有些疑问,就是小西兄不远万里,飘洋过海来到中原,又有什么打算?”
“哈哈,朱兄问得好。不过要回答这个问题,那可真是说来话长。”
小西夜行看着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叹道:“这一切都源于两百年前的白村江之败,也是中原唐军与我扶桑国的第一次交战……”
“哦,还有此事?”
“那时高丽半岛分成三国,分别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其中百济因受到高句丽和新罗的威胁,想借我扶桑之力对抗,于是派使臣出使东瀛,向我扶桑借兵。这一举动正中当时天智天皇的下怀,便派出战船六百余艘,八万精兵,进攻高丽半岛。”
“结果如何呢?”
“高句丽与新罗不敌我军,只能向大唐朝求助。当时的高宗李治派出上将刘仁愿、孙仁师、刘仁轨、杜爽四人带兵来到高丽半岛,在白村江口与我扶桑的兵马展开了一场水战。唐将刘仁愿等人巧用左右夹船绕战、包抄合击之术,四战四捷,焚我战船四百余艘,兵士战死者十之八九,大败我扶桑之军,让我骄傲的天照大神的子孙,日出之国的天皇陛下,大为震惊,从此知道了大唐的强悍,并深恐唐军会乘胜进攻扶桑本土,还特意迁都以作躲避。”
“原来如此……”
“我们扶桑人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就是绝对屈服于强者,并全力向强者学习,从此以后,扶桑国再不敢小视天朝上国,开始大批向大唐派遣使者,除了进行贸易外,还努力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直至今日……我此行的目的也正是如此。”
朱温听罢,笑道:“原来中原与扶桑之间还有这样的历史,这么说小西兄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原文化了,能不能说得更详细点?看看朱温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小西道:“我听说大唐皇宫的藏书阁里,藏有治国、历法、农耕、建筑、军事、造船、宗教、历史、天文、地理、文学、冶金、风水、占卜等各方面的书籍,我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想去学习一下。”
“以小西兄的身法,进出藏书阁应该不成问题。”朱温疑惑道。
小西摇了摇头,苦笑道:“我非是想自己观看,而是要找人分部、分批抄写之后,带回扶桑……这样的话,如果没有当政者的同意,恐怕很难办到……”
凉爽的夜风沿着水渠刮来,吹到身上,让人觉得有了一丝秋意,二人在凉亭里又攀谈了好一会儿,直到东方已渐渐发白,才分别回去休息。(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