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混在大唐> 第三百八十七章 再入政事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七章 再入政事堂(2 / 2)

想办法。”

武柲的办法虽普通,但蕴含着统筹分配的原理,如此一来,思路清晰,诸宰相也顿时明白了接下来该如何做了,心中也不禁对魏王有了新的认识。

娄师德一脸赞成,豆卢钦望更是一脸崇拜。至于苏味道和杨再思等人,也都略有喜色。

武柲不理会这些人,继续说道:“至于各州逃户问题,可令各州刺史以此为政绩,户数逃亡过半,不用考绩,可以直接辞官了,至于如何考绩,诸位宰相商议着制定出一个章程来。若饿死之人超过一成,便降官三级,超过一成半,便解官,永不叙用!灾害可怕,若无战胜灾难之心更可怕,诸州刺史当为民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方能为国为民,流芳百世,才能对得起一身官袍,才能对得起朝廷俸禄。”

魏王的话,顿时让诸位宰相感到了气氛凝重,整个过程也美有征求诸位宰相的意见,完全直接是下达命令,这让姚璹、李峤等人很不舒服。

说完之后,武柲站起身,说道:“就这样吧,诸位宰相如果觉得本王之言不妥,可以直接给本王说,但若觉得可以却又不执行,那休怪本王参你们一本。”

诸位宰相相视一眼,便起身躬身道:“谨遵殿下之言。”

当武柲来到宫中请安,见过女皇后,不禁为女皇的身体而担忧,女皇依旧卧病不起,侍女伺候在侧,上官婉儿批阅奏疏,几乎代言了女皇。

本来想利用契丹做点文章的武柲,心中便有了一丝犹豫,如果女皇就此卧病不起,契丹又搅乱河北,那么一些有心之人是否会制造一些麻烦呢?那些忠于李唐的大臣,还有那些名门望族会不会以辅助李唐宗室为名而彻底反武?

这些种种可能的不利后果都需要他考虑,想要武承嗣和武三思这两个草包考虑,那武氏也会同历史中一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十多年后,被李氏几乎屠了个干净。

出了宫,便朝着羽林卫走去,左羽林卫他不担心,右羽林卫却是一直没有整顿。但如何整顿,装却需要一个章程,按照原本,右羽林卫三千士卒,他要在最后整顿,但如今却成为一个不安定的因素,因为右羽林卫将军是已经改名为武千里的李仁,李仁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吴王李恪的长子,李恪被长孙无忌阴谋弄死后,李仁兄弟三人便被流放岭南,到武太后临朝称制,便进献祥瑞,深得武太后喜欢,便写了句“儿,吾之千里驹”,李仁遂改为李千里,不久封为襄州刺史,并赐姓武氏,在襄州刺史任上无所作为,一切交给了长史处置,而且每年要给女皇进献不少奇珍异宝。不久便任许州等刺史,进而转为右羽林卫将军。他依旧是在其位不谋其职,深得女皇赞成。

武柲可不这么看待,当年李恪可是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结果被长孙无忌给弄死了,继而家破人亡。如今李唐不在,武周兴起,武千里要是没有想法也就不会如此谄媚了。而且情报消息显示武千里是相当自律的,其发妻乃是北燕皇族之后慕容氏,一个流放之人能够娶妻如此尊贵,难道没有想法吗?

武千里的外表与内心是完全不一致的!这也是武柲不得不提前整顿右羽林卫的原因。

该派谁呢?选来选去,武柲决定派遣薛讷去,作为心腹将领,这样的事情不由他去完成,如何才能成长?

一路思考,心中定了主意,便踏进了左羽林卫,这里的一切几乎都是由他一手建立,所有的将领都是他一手提拔,所以他感到回到了家一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