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混在大唐> 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禅嵩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禅嵩山(3 / 3)

却干军事的弊端,而且也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军队国家化的重要性,而且讲述了募兵制的利与弊。至于有些人的反对,武清认为这只是怕大周皇帝拥有一支彻底忠心于陛下、忠诚于国家的军队。最后,武清恳请有识之士提出建议,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哗众取宠。

其实就最后一句几乎是把狄仁杰等李唐旧臣给彻底骂了。也彻底得罪了。于是报纸上再次成为了战场,不过不涉及朝政,只是围绕军队来说。

女皇心中明白后,也终于不间断地提拔理学官员,当然都是有着实缺的中下级官职。

渐进腊月。封禅使武三思奏请封禅嵩山。女皇欣然应允,于是诏令四夷酋长、番国使臣聚集神都,准备封禅嵩山。

腊月初,女皇车驾离开神都,百官和四夷酋长跟随,武清全副披挂,领一万左羽林卫精锐保护在侧。这一次太平公主陪侍女皇在侧。武承嗣染病不起,没有跟随,皇嗣李旦领着皇子们也陪在身旁。

总之一行人浩浩荡荡绵延十余里,短短的路程,走了将近八日。

腊月初十,车驾到了嵩阳县。在奉天宫歇息。

翌日一早,女皇领百官自黄盖峰出发,经青童峰、大小铁粱峡,最后到达了嵩山太室山的最高峰,峻极峰。

此次封禅嵩山大典是“封太室。禅少室”。“封”为筑坛祭天,“禅”为祭地。

所以在峻极峰上在早已筑好的祭坛上,女皇首献告知天地,讲述自即位以来的功德。紧接着武清为亚献,李旦为终献。最后女皇作《升中述志文》,武清书之,武三思命人刻碑立于祭坛之侧。

女皇站立山巅,完成了在高宗在位时准备多时的封禅嵩山大典,于是诏令大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嵩阳县也改为登封县。

武三思很失落,因为他没有参与献祭,没有参与献祭从某种方面来说,他已经在女皇的心中不重要了,至少比起武清来说,他被甩得远远的。不过,他也不敢撂挑子不干了,因为手底下的人还巴不得他不干呢。

十四日,女皇率领百官登上了少室山,在万羊岗设坛祭地。依旧是武清为亚献,李旦为终献。并立“大周封祀坛碑”,武清撰文,李旦书之,武三思命人刻碑。

到了此时,封禅大典算是彻底完成,并改阳城县为告成县,以此永志女皇登封中岳,大功告成。随后并诏令洛州百姓减免两年赋税,登封、告成两县减免三年赋税。

十六日,在太室山南麓奉天宫外设朝觐坛,接受百官朝拜。女皇登封嵩山大功告成,大喜之下,下诏制内外官三品以上通前赐爵二等,四品以下加两阶,并大宴群臣,天下各州各县可庆贺九天,以示泽披苍生。

通过封禅,武清仿佛一匹黑马一般成为了亚献,令百官不得不深思,就连太平公主和皇嗣李旦都感受了深深的隐忧。乘着百官饮宴,哥妹俩密会在了侧殿。

李旦比太平公主大两岁,所以二人几乎是一同长大,但论关系,太平公主和李显的关系是最好的,但不论怎样,如今太平公主的生活是比李旦要优渥多了。

李旦每日战战兢兢,生怕触怒了女皇,几乎跟皇子们幽闭宫中,每日里饮酒作乐,丝毫不闻窗外事,经历了安金藏事件后,他已经对皇位不报希望了。

所以太平公主找他密议,他只是想见见这位妹妹,看到妹妹面色红润,体态丰盈,依旧那么华贵艳丽,他知道妹妹生活不错,顿时他便有了心思。

二人坐定后,李旦说道:“自刘妃和窦妃去了后,持玉和持盈一直没人照料,我想把她们托付给妹妹,她们是姐妹,想必母皇也不会猜忌。”

太平公主一愣,这哥哥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了,竟然如此胆小怕事,她原本想好的说辞,竟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于是便说道:“哥哥放心,等回了神都,妹妹求求母皇便是了。”

而后顿了顿,终于还是忍不住说道:“哥哥,你真的就不想争取下皇位吗?我李氏就这样断绝了吗?”

李旦一愣,随即脸上出现了一抹惊恐之色,低声说道:“妹妹切不可乱说,太子之位,自有母皇决定。今夜前来,主要是想看看妹妹,如今看到了,我也放心了。”

随即站起身,便走出了偏殿,而后大声说道:“妹妹可别忘记了接持玉和持盈啊。”而后赶紧向着大殿走去,不过片刻便消失在了夜色中。

太平公主呆立半晌,叹息一声,而后便走进了寝殿,在奉天宫内,她是有专门的寝殿的。

这个冬天不是很冷,进入腊月后,也没有下过一片雪,按照经验,来年定是大灾之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