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成长步入政坛。那个皇位可能是天下男儿的梦想,却唯独不是李隆的。
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九九道:“既然如此那就帮我,帮我度过这个难关,待你我回朝,我帮你匡复李氏。”
李隆不可思议的一笑,“九九别说笑了,你是母后的人,世人皆知,怎会再倒戈?”又像是安慰道:“如今你已是大昭的公主,母后身边的红人,就算你有心帮我匡复李氏王朝,怕李氏那些旧臣也是不信你的,还有你从母后身边得来的那些富贵荣华也将付之东流,还会连累你们上官一家。只要你过的好就好,我从未怪过你。”
“我是真心的。”
李隆不免自嘲道:“我虽有心匡复李氏,却也自知如今母后的势力已经不容撼动,除非这扬州叛乱能成些气候,能让所有李氏宗亲联合起来,否则,我想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只是天边那一片云。”抚了抚九九散乱的发,“我早知,如今朝堂上只有归顺母后方能平安。你帮我,怕是连累了你。”
李隆内心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想完成先帝嘱托,可他却在朝内无从下手,如若公开支持扬州叛乱,一旦天下大乱受苦的定然是天下百姓,更何况要是依靠战争来拉他母亲下台,那崔氏女帝的下场可想而知。
李隆虽此时与女帝立场不同,可崔氏毕竟是他生母,又宠他爱他,李隆要想事事如愿,恢复李晟又能侍奉母亲,怕是不可能。
父亲母亲两难全,要他做出选择确实是难为他了。
“世事难料,变势也快。”九九浅笑,“我跟着女帝也只为能平安,我帮你匡复李氏也是要保自身安危,如今扬州起兵叛乱,虽然规模尚小,但确实代表了天下还有很多人不满女子称帝,女帝地位或许并不稳定,再说女帝如今只剩两子。将来如若……她要传位也必然会传回李家,大昭早晚还是要变回大晟的,所以我不可能一味的站在女帝身侧。话再说的透一点,如果女帝将来会传位与崔氏子弟,那如今李氏不敢动的人,怕也会拼死一搏了。”
李氏宗亲为何现在如此胆小犹豫不敢冲动起兵造反,其实也是抱着女帝将来还会还政李晟的想法,如果女帝将来死后把皇位传给崔氏子弟,那么李氏族亲必定反弹。
李隆似乎明白了九九意思,“九九,你的意思是要我静等母后驾崩,你是要助我游说母后要她再传位与李家?”
“可以这么说,但李隆我如今要跟你说实话,我这大昭公主可不止是一枚空壳,朝内朝外我都在安插势力,假以时日必会成气候。但如今女帝如日中天你我必须要韬光养晦,待到时机才能一举扳倒女帝,只要我们能再朝内逼迫女帝下台,那女帝作为皇帝的母亲,先帝的正宫皇后,你定然有无数理由,把她留在宫中侍奉,这样的结果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么 ?”
“九九……”李隆不禁疑惑,“你说的这些可是真的?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些。”
九九已笑代答。其实九九刚才说什么必成气候也是在为自己的说辞加砝码。她安排那些宫女太监秀才公子的,还都是小角色,今后能起到多少作用,九九心里着实没底。
但九九依旧维持自信的表情,“跟你说太多 ,怕你会更疑惑,你只要相信我,我早已洞察先机,才会提早安排。”九九主动握住李隆的手,“所以现在我们当务之急必须要先歼灭扬州叛党,保存我上官家实力,相信我,我真心是向着李家的。”
九九说的这些,虽然听着是句句在理,句句将天下放在口中,句句表明真心,但九九清楚她是自私的,她是想借助李隆在李氏宗亲心中的分量,让自己成功转型。
她说要帮助李隆也是真心,却只是因为她最清楚,打完了扬州这场叛乱,只需再挺过一年,女帝就该驾崩了。
只要躲过扬州叛乱这场劫难,上官家就暂时安全了。
李隆听罢再无话,只是揽过九九,“睡会儿吧。”
九九听话的闭上眼睛,她知道,她说这些对李隆冲击不小,该给他些时间考虑。
可这一觉还未到入眠,九九便听外面兵乓作响,一阵混乱,九九刹那从李隆的怀中惊醒,惊道:“出什么事了。”
李隆赶紧提起身旁长剑,护在九九前面大喊 ,“来人,发生什么事了。”
就只见赵校尉跌跌撞撞的跑进来,来不及行礼,慌道:“公主 ,六王,不好了,叛党追上来了。”
“怎么会!”九九也是慌了,“不是已经算好能甩他们几个时辰么,怎么这么快就追上来了。”
“回公主,怕是他们派了先锋部队加快了脚程提前追来了。”又低头,“怪属下失职,没有料到,求公主赐罪。”
“现在不是怪罪的时候。”
李隆转身先安抚九九,“先别慌。”又转身问道:“赵校尉,叛党此刻来了多少人?”
“夜太黑,看不清具体人数,单看火把数量,最少得来了三千人马。”
九九才稍稍稳定下的心神 ,这一听又紧张起来,三千人足足比他们多上一千人,而他们本就有些涣散,又疲惫不堪,这一战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