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家镇压,那如果自己未重生过,不知道李弘险恶,不知道历史走向,那么自己一定会屁颠屁颠得跑到女帝那里,先把得知扬州叛乱的事说出去,再劝女帝另择它选。就算自己聪明了一下下未找女帝,只是在朝堂上或者私下跟女帝力争不让上官家去,那么女帝也会以为这是她再推卸责任,上官家胆小怕事,上官铭有负第一大将军的威名。
如果自己什么都不懂,会以为李弘告诉她这些,好像是在帮助她,让她早作准备,早作打算。但此时什么都懂得九九看透了,李弘实则就是给她挖了坑,看她跳不跳。
李弘最后一句算是说了心里话,他就是来给她送难题来了。
九九懊恼得挠挠头,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打滚,人世间最悲催得事莫过如此,就是你不管有没有猪或神一样的队友,你都是干不过那个上帝一样的对手。
因为上帝早就安排好了你的路,你怎么走,对他都毫无损失,但是你要是走错了,那对不起,上帝就会毫不犹豫得把你带走。
不过九九现在倒是已经明确了一件事,就是除非现在上官家的人全死绝了,否则这扬州叛乱,必定是要上官家的人来解决 。
凭李弘那比人多开两窍的脑袋,他一定是算计好了结局,已上官家的爱国情操,必定会想尽办法倾尽所能得去打仗。打赢了上官家吃力不讨好,损兵折将,打输了,他李弘就会趁机收拾烂摊子,正式进入夺嫡争位的前线。
而选择上官家去打,不是因为李弘要报仇,而是只有上官家最没胜算打赢。长途跋涉顾忌两边 ,兵员分半。而其他军阀就没这些顾忌,全力以赴打些民间散寇,会输才真是希望渺茫。
既然扣子已经被自己解开得差不多了,九九摇头叹气 ,李弘还真是越来越让她失望,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大昭子民得安稳,大昭士兵得性命,这跟那些乱臣贼子有何区别。
那既然上官家去打扬州已成定局,九九也省心了,不用在这琢磨着怎么让父亲装病,怎么能躲过去讨伐扬州的诏书,就别再挣扎直接痛快得接下来吧。
但九九不会让李弘得计谋这么轻易的得逞,余下她要考虑得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的要死,那就是如何能让上官家减少损失顺利的解决扬州叛乱,非但不会从此一蹶不振,更甚能借此事再立上一攻,当之无愧得在大昭称兵王。
自知这么大事儿定不是一宿就想得出来的,九九决定先闭上眼睛睡觉,养足精神再想此时。
在扬州叛乱之前的几日,大昭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就是昭和女帝办得益国益民的大好事。皇帝亲自坐殿,监考殿试。
考得不是文字功夫,而是女帝亲自出题,考生当堂答辩,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官甲富商子弟靠关系塞银子来博取功名。再则,考生无论出生贵族还是寒门都一视同仁,只要是高中春试得秀才报名都可以来参加。这也大大防止了人才流失。
此举一出,成了大昭寒门子弟得盛世,大量书生秀才开始挤入长安城,长安城一时好不热闹。
但要问此时长安城何处最热闹,那长安城得百姓无外乎告诉你两个答案,一个是公主府另外一个就是四方客。
孙叔跑了几个郡县领回来一批秀才不说 ,四方客更是大张旗鼓得开起了赛诗会,出了好诗词不但能得奖银不说,四方客更是炒作出来一个诗魁得名号。
一时间,为财得穷书生会来这里赢些奖银,为名得贵族子弟就势必要夺走诗魁的名号。这边诗词歌赋斗得热闹,定然也吸引了不少来看热闹的人群,一时间四方客门庭若市,不但是赚饭宿钱赚的盆满钵满,更是将赶来长安的所有书生几乎都看了遍。
王掌柜这边数钱数得手软,算盘打得啪啪作响 ,孙娘那边招呼客人不亦乐乎,孙叔则是因为带回来一帮人,把那些人混迹在其他书生之中,听王掌柜说,说看他们表现得都还不错,自知自己没有带错人回来,孙叔也是笑得满脸褶子。
那边殿试一轮一轮的过,这边赛诗会也在火热的进行中,九九出了一系列策划案,什么当天有当天得头名奖,还分了甲乙丙丁名次。匿名出诗,然后其他书生秀才投票,列出今日名次,待名次已定再揭开是谁所作。还要用积分来算,待赛诗会全部结束,不但会挑出最好得诗词给诗魁得名号,更是要把每天积分加起来,最后哪位文人积分最高,哪怕他做的诗未当丫诗魁,但只要积分最高也会封诗圣得名号。
这些名号其实也不过是个噱头,实则一点用都没有。可文人大多好面子,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才子,谁也不服谁,就非得争这个民间组织毫无认证的头衔。
他们这么积极,九九理所应当得成了最大的赢家。她为什么要搞出这么多花样,要选出每天的名次还要算积分,就是为了吸引那些才子能够每天都来她这聚会。要不每日那么多人,王掌柜他们哪能分得清谁是谁。只有他们常来,才能让王掌柜暗中记住他们得名字,再通过几日得相处,混熟些,好能旁敲侧击得知道他们所出何处,有何背景,与谁相熟,谁又是他们背后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