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外的住户都一一问过,依旧是消息全无。
半年后。
明天就是农历三月十五,大理一年一度最热闹最盛大的三月节了。
我们开开心心地准备好新衣服,瑞新将他的小钱袋装得满满的,兴奋道:“姐,默言,明天我们去好好的逛,你们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咱就买!”
我轻轻推着默言荡秋节,小家伙如今头发又黑又厚实,我便想着法儿地给她打扮,就像小时候的彩蝶那样,为了这,瑞新无数次跟我闹拐扭:“哼,阿妹长得好看你就偏心,你咋就从来不兴跟我打扮打扮,我不就长得黑点儿丑点儿么。”
旭峰还是话很少,不过表情不像以前那么冷了,有时候也会笑笑,可惜我们一直没有机会,领略他到底怎么样个“厉害法”。
第二天从大清早开始,所有的街道,城里城外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一片,家家商铺张灯结彩,就连城外的官道两边都摆满了小摊,各色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大理城附近山区的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这是我们这里每年最大的集市。
这半年来,我落下了个毛病,就是习惯性的找人,可惜茫茫人海,我始终没有寻到他的影子。吃饱喝足,东西买了大包小包,我们开开心心地回到家。晚饭后,瑞新见我依旧一副心事忡忡的样子,便提议趁着花好月圆,良辰美景,一起去城北耍耍,那边比城南繁华多了。
他带上点子鼓,我问干嘛还带这个?他说他长大了,很多女孩都说他“俊”(说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差点笑闪了腰),趁今天晚上出来对歌的年青人多,定要好好露一手,当我们的面儿证明自己的魅力一点儿都不比我和默言差。
很多年青人吗?对歌吗?
我的眼前灵光一闪,奔进房里翻箱倒柜,找到一套梅姨给我做的鹅黄长裙,上身服贴小巧,袖口应我的要求做得很窄,腰上系条淡绿的丝带,把头发梳齐后,分出上半部份用条银色的缎子扎紧,像绺柳条般垂到腰际。
出来的时候,吓得他们张大了嘴。
瑞新:“阿姐,你今晚不扮风流才子改当仙女儿啦?”
默言打起手势:我,知道,姐姐,找,心上人。
我轻轻捏了捏她的脸蛋:“还是默言聪明!”
一路上热情的腼腆的,美丽的英俊的男女们,三五成群。
或许是冥冥中的牵引,我们一行漫无目的地,又来到我迷过路的那座老石桥。
记得阿叔后来跟我说起过,这座古老的石桥曾经有过一段动人的传说,还有一个浪漫的名字:“相思桥”。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河的两边住着两家人,一家有个女儿,另一家有个儿子。男孩和女孩隔河相爱了,可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两家父母的坚决反对,因为两家很早以前结过仇怨,相爱的他们最后被迫双双投河殉情,后人便造了这座相思桥,以祝愿相爱的两人能跨越所有的障碍,成就美好的姻缘。
我静静地站在桥的中间,环顾四周,人来人往,心说:你在哪儿。
一轮满月似玉盘般遥挂在天际,月华洒得大地像是被镀上一层银辉,风拂得长发丝丝飘扬。我手搭着桥栏,回味着流淌在桥下小河里那凄美的故事,脑海传来前世的阿妈唱过的古老歌谣,阿妈对爸爸那浓浓的思念,清晰呈现在我眼前。
我深深地,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把肺填得满满的,学起前世里我阿妈站在山坡上,踮起脚殷切期盼的样子,纵情放声高唱起来。
嗬嗬唷哎,嗬嗬唷哎
嗬嗬嗬嗬哎
嗬嗬唷哎哎
在一个,一个遥远的地方
住着位,一位美丽的姑娘
你且细细,细细听嘞
姑娘那动听的歌声
歌声是多么的响亮
咿哟喂哟喂
歌声会让你,让你忘掉所有的忧伤
你且随声,随声寻找她的方向
那美丽的孔雀呀,也随她跳起舞
翠绿的凤尾竹哟,跟她一起歌唱
让我们一起哟喂
一起将美好向往
你且随声,随声寻找她的方向
那动听的歌声哟
让你忘掉所有的忧伤
所有的忧伤
……
那声又高又长,响亮且悠远,古老而纯朴;音又绵又细,飘渺到极致,既洋溢着山歌的自由浪漫,又张透着美声的空灵婉转,歌谣越过千山万水,穿过云层天际,声声在呼喊,切切地召唤。 我闭着眼睛,手捂着胸口,一遍又一遍深情地唱着……
不知就这样忘情地唱了多久,一缕萧声悠悠传来,伴上那歌谣古老的节奏,两相缱绻。
萧声越来越近,似乎已到眼前,我睁开眼睛,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
只见桥两岸已经密密麻麻围满了人,我独自站在桥的正中间,就像开着“个唱”(个人演唱会)。正欲四下寻找三个弟妹,不曾想那位持萧的人正缓缓上桥,面朝我款款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