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皇陵宝藏> 第四十九章 转战邙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九章 转战邙山(2 / 2)

历代滴军事要地,更是绝佳的风水宝地,因此历史上许多王候将相,都选择翘辫子后在此安息长眠睡大觉,早在唐朝就有诗为证:“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还有那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新石器时黄河中游地区人类文明的标志,就在邙山西部。可见,这儿不是凡地。

邙山作为宝山,不但山势雄伟,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东,像一条娘们儿腰间美丽的玉带,横贯洛阳城而过。如果死后立墓于此,就圆了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大风水之说。

而且在邙山地表十五米以内的土层,渗水率低、粘结性好、土壤紧硬密实, 因此邙山历来被视为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自后汉建武十一年,“城阳王刘祉”葬于邙山,其后王侯公卿多选墓在此,就连朝鲜半岛的百济国王,在客死他乡前,也选择了邙山为自己死后的安葬圣地。

尤其是著名的白居易童鞋,留下“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的诗句。当地俗语说滴更好:“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就连现在,还存有秦始皇他真爹吕不韦、汉光武帝刘秀、西晋司马氏、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李煜的陵墓,还有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童鞋、以及大书法家颜真卿童鞋等历代名人滴墓葬——名人字画一定大大滴。

可见,丫们来此“一夜游”的话,必会满载而归。

当晚,盗墓七怪夜宿上清宫,这座道教名观,位于邙山翠云峰上。相传为太上老君炼丹之处,建于唐代,又叫个称老君庙。

当时,上清宫还木有遭到三七年日军飞机的轰炸,依然是规模宏伟,殿堂巍峨,门外有石狮石马,内有“画圣”吴道子所绘的“五圣千官像”,那是相当的辉煌壮观。历代文人骚客们,也在上清宫中留下了不少酒后的墨宝!关键是许多王侯将相留下了很多地下珍宝,嘎嘎......

当晚十一点,盗墓七怪就向着踩好点的皇陵,悄悄滴出发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