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眠,第二天天还没亮,李琮心便起身更衣,静等着皇宫里的消息。
等待似乎把时间无限拉长,不知道在屋中转了多少圈,连慕晨轩被送回来,她也没有去探看,直到日近午时,还是没有消息传来。
李琮心觉得自己最后的一点耐心似乎也耗尽了,前面只担心影衣一人,如今又加上柳言,万一有任何差池,连累了他,她只怕一生懊悔。
想到这里,她再也坐不住了,正要唤人准备入宫面圣,却听到门外有人传报,宫里来人,宣她入宫。
宫中静安殿中,皇上身着明黄色七尾彩凤纹绣常服,随意的倚在房屋正中的榻上,殿内暖洋洋的,安详静谧,让李琮心紧绷的心弦无形中放松了三分。
其实皇上能在寝宫而非正殿接见她,李琮心的心已经放下了一半,心中明白柳言早上的皇宫之行目的已经达成,皇上有大事化小之心,但是再看皇上面容,还是不免吃了一惊。
新皇执政之时,正逢天鸳乱世,先前四女争嫡时留下的遗祸未去,是以初登皇位的李琮文诸事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李琮心在朝堂上最后一次面圣时,见李琮文消瘦憔悴,尽显疲惫之态。
可是今日一见,虽然她人还是瘦了,但是粉面含春,原本平庸的相貌,在云鬓之上钗头所含东珠光泽的掩映下,无端的带出几分耀目的风采来。
李琮心正待俯身行礼,李琮文已笑着开口道:“皇妹免礼,此处非朝堂,我们姐妹二人之间,那些俗礼便免了吧。”
说罢,又着人赐座,让李琮心就坐在她的下手膝边,颇有姐妹欢聚之态。
拉着李琮心的手,端详了片刻,李琮文方叹道:“妹妹果然清瘦了许多,前一阵子,听说妹妹病了,竟是病的入不了宫,心中担忧,有心去探望,无奈朝中事情繁杂,一时抽不得身,今日见妹妹神清气爽,想来病已大好了,朕也就放心了。”
李琮心赶忙起身俯首回道:“多劳皇姐记挂,臣妹前些日不过偶感风寒,病势虽来的凶猛,如今却无大碍了。前些日子未能入宫面圣,皆因皇宫禁地,事关天子安康,不敢带病觐见,若令皇姐染上病疾,臣妹万死。”
李琮文听完笑道:“皇妹能有这份心,朕心甚喜。前些日子有人冒充慕晨轩入宫,宫中谣言纷纷,皆道妹妹心怀异心,有意抗旨欺君。”
李琮心见她言及正事,看今日情形,皇上并无意为难,遮掩躲闪无益,不如直言相告,忙跪地叩首道:“臣罪该万死。皇上宣慕晨轩入宫之时,他正因些许小事,负气出走,臣一时寻他不着,又恐皇上怪罪,情急之下,竟然出此下策,让人假扮了他入宫,想着等找到他再换回来。”
“胡闹!”李琮文言语间已无刚才的笑意,威严呵斥,却非盛怒。“欺君罔上的大罪岂可因闺房之趣玩笑置之?”
“臣知罪,千错万错,皆是臣妹一人糊涂,皇上降罪,臣甘愿受之。那入宫之人,只是臣府里的一名下人,毫不知内情,只是听命于臣,望皇上能饶他性命,放他出宫。”
“哼哼,不过是一个奴才,皇妹竟然不先念及自身,先顾着他,当日发现他是个假货,朕便将他丢给了慎刑司,戴着面具,也不知道他的庐山真面目,听说他嘴紧的很,这些天竟是一字未吐,现在朕倒是有些好奇他是谁了。”
听了李琮文的话,李琮心心里纠成了一团。虽然之前心里也知道,影衣在宫里这些天必然受了不少的罪,可是现在听到李琮文亲口说出来,心中还是象被捅了一刀一样。
谁不知道宫里慎刑司的掌管太监洪晓,人称鬼见愁,手段阴狠毒辣,凡是送进慎刑司,能出来的都没有人形。
只是听李琮文的口气,影衣性命还在。她想着只要他还活着,便是豁出所有,也要救他出来。
心念至此,李琮心埋首在地,恳求道:“他名叫影衣,实乃先皇所赐,皇姐纵不念罪臣一时糊涂犯下大错,但念在先皇的情面上,饶过他的性命,所有的过失,罪臣愿一身承担。”
“哦?”
李琮文听她如此一说,眯起细长的眼睛,若有所思的言道:“影衣么,本王倒似见过。皇妹既如此说,朕也不想再为难他,只是皇妹犯下大错,若不惩处,怕难以服众。但念在初犯,罚俸三年,闭门思过一年,不得出京。”
李琮心此时听到皇上在影衣的事情上终于松了口,好似多日的阴霾,终见阳光,诚心诚意的叩首谢恩。
但只罚俸,她心知皇上不过是做做样子,别说罚三年,便是十年八年又有何妨,王府中的金银财宝,便是一辈子也吃穿不尽。
皇上既不追究,便立即传了洪晓带影衣来见。
李琮心刚刚稍微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只怕一会儿见到一个血肉模糊的影衣,不知道该如何承受。
等人之时,皇上又与她闲叙了些家常,她只是心不在焉,勉强应对。
等了有一炷香的功夫,洪晓才带了人来。
与李琮心所想不同,影衣人竟是躺在白帐子上被抬进来的,只见他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