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哥的魔鬼传说> 第二十八回 机甲战士与电磁干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回 机甲战士与电磁干扰(1 / 3)

儒家经典《大学》里面有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止善。这话可以用政治学来解释,同时也可以用生命科学来解释。“明德”是什么,当修道开了上丹田窍的时候,就会明白什么是明德。什么叫“亲民”,当你打开中丹田和夹脊穴后,心胸宽广、海纳百川,广接人气,自然就亲民了。修道修到止息的时候,下丹田开始“辟阖”,一起一伏内息绵绵,息停脉住天人合一,当然“止于止善”。

看着刺客和古儒队在角斗台上比试,战斧在一边讲着古儒队的由来。原来,上古时的中华文化内是儒道不分家的,后来儒家融入了“仁义礼智信”等元素后,独自成为一体,但道门的修行功夫,却始终都在其中,所以才有孟子“养吾浩然正气”一说,而孔子对其大弟子“颜回”修行得道后也有相应的评论。

儒家中历来就不乏养道、得道的贤者,即便繁衍至今,依然有其精粹存在,比如这古儒队,就是儒家修行人中的代表。从儒家功夫看去,他们在招式中加入了很多儒家文化元素,如诗词歌赋、音律剑舞等,都是独树一帜。

刺客队虽然用烟雾罩住了整个角斗台,却无法阻隔音律的传出。一名儒家队员搬出古琴,音律一放,在以真气灌入音律后,便如湖水中的涟漪,竟然可在空间中看到如波澜一般的波动一圈一圈地向外扩散。

另一名儒家队员则扶扇吟诗,一首《将进酒》如狮子吼般惊天动地、铿锵有力,配合上古琴的音律波纹后,那些潜藏在烟雾中的刺客同时受到了磅礴无匹的精神攻击!

这种精神攻击由夹杂在诗词歌赋、音律琴韵中的念力释放出来,如润物细无声一般侵入心灵,令人防不胜防,同时。另一名儒家女子,如仕女舞剑一般,身姿婀娜、红袖飞舞。一柄长剑舞的只看到一片剑光荡漾起来,弥散在整个角斗台上。

至于另一名儒家队员。手持一支巨大的毛笔,凭空书写着狂草,在空中出现一个又一个金光形成的文字,那文字连接起来,又是一首诗文:昨夜西风凋碧树……。

在被烟雾笼罩的角斗台上,儒家小队四人潇洒奔放、古意盎然,全然没有在进行角斗时的紧张。似乎只是在恣意的挥洒那份意境,没有显出一丝的烦躁,极有耐心的等待刺客小队的出手。

沉不住气的果然是刺客小队,受到音律歌赋的精神攻击后。刺客小队的蒙面人果然忍不住撒出了漫天的暗器,从绣花针到铁蒺藜应有尽有,可都被那仕女的剑舞一一击飞,剩下的,也被空中那些巨大的金字彻底挡住。

暗器还未射完。角斗台上又燃起了熊熊烈火,这烈火如火龙般向着儒家小队席卷而去,岂料儒家小队那名高声吟唱歌赋的队员口中诗词一变:大风起兮云飞扬,随着这句诗词,儒家小队周身飓风吹起。大风将那些火龙倒卷了回去,倒烧得一两个刺客队员一身狼藉。

见此情况,刺客队员绝招再现,有化身为无数幻影的刺客出现在儒家小队的周身伺机而动,有钻入地下并在儒家小队脚下不时试探的,还有挥着长刀夹着烈火的队员直接猛攻的,当然,仍然有躲在暗处释放暗器的,还有在角斗场上布置各种伪装、障碍物、遮挡物的。除此之外,刺客小队擅长各种五行元素的役使,比如火球、冰冻、土遁等,招式看上去五花八门。

相比起来,古儒小队的队员们则以不变应万变,任凭对方千变万化,始终也无法突破那仕女的剑舞和书生的狂草书法。而弹古琴的也释放了大招,如六指琴魔一般,每一次扫弦便有一道金色真气如飞剑一般破空划出,这金色真气劈金断玉。

尽管极力躲避,刺客小队的几名队员还是被金色真气划的满身是伤,倘若躲闪不及,没准胳膊、腿都会和身体分家!看来,刺客们的障眼法、隐身术对古儒小队没起到作用,在古儒小队的声波之中,刺客们的位置都暴露无疑。

形势逐渐发生一边倒,古儒小队尽管只有四个人,相互间的配合和招式上的奇异都对刺客小队造成了压制,而在先前那高歌诗词的队员抽出一把黑色铁尺后,几乎同时奠定了局面。

便看那名黑瘦男子手持一把铁尺,脚踏“凌波微步”,如能缩地成寸一般,在角斗台上纵横捭阖,几乎每一尺出手都能击中一名刺客队员,而但凡是挨了他一记铁尺的人,像是被瞬间石化了一样,直定定的无法动作。几记铁尺后,刺客小队全部被定身一样,彻底瘫痪。

仿佛是为了让裁判能看清场上局面,那黑瘦男子再度一声龙吟般的长啸,周身竟然喷出大股白气,这白气浩然蓬勃,一下子就将原本罩在角斗台上的烟雾吹得一干二净。

“瞧,这白气就是儒家修行人练的‘浩然正气’。”战斧对古儒门的一些修行特点略有了解。

见到刺客小队一个个的无法动弹,裁判赶忙宣布了古儒小队的胜利。在看过古儒小队的精彩“表演”后,我扪心自问了好半天,要是雷人对上古儒,有机会取胜吗。

可惜,不待我有多想的功夫,裁判紧接着宣布雷人和金刚小队上场。

我晕,接下来在我的眼中所看到的,是对方八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