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风起长安> 第2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2 / 5)

常平静了。

我小心的迈过门坎。

他站在厦屋前,今天换了个黑色面具带着。他是不是觉得换面具和女孩子换发簪一样有趣?他自己不戴发带发簪,就把面具当装饰品了吧?

他此时仰头看着柳树上端的天空,有点发呆。好一会儿才回头看我,可眼神还在漂移着,似乎在看,又似乎没在看。

我等他先开口。

“出去了?”他盯着我手里的东西,眼神里有警觉,“那是什么?”

我手里抱着个小藤篮,里面叽叽呷呷闹得正欢。一只趴窝抱蛋的老母鸡和几只灰绒绒的小脑袋从里面探出来。这是我从街市上买回的鸡妈妈和小鸭雏,准备在王府里放养的。

见我不说话,他走了过来。

我戒备地退了一步。

他定住了。

好一会,他转身走回厦屋里,又钻到他那层层的纱帘后面。他在几案边闲闲的倚着,摆出一付随意的样子。

“我有事问你。”他说,“你对夏夫人的母家了解多少?”

他说话的方式很奇怪,好半天我才明白他说的夏夫人就是我娘。那么,所谓夏夫人的母家就是我娘的娘家么。他绕了这么个大圈子来说。对这个我还真不熟悉,只听说我娘姓窦,出身于晋中大族。若是问望舒姐姐大概就会比较了解。她和外公外婆什么的,应该还是比较亲近的。

我老老实实说不知道。

他似乎也并不意外,“如今国库无粮,又遇上饥荒,朝廷打算向一些豪强大族借粮。你认为向窦家借多少合适?”他问的时候,分明是在观察我。

可我不知道,也说不上来。

“五十万石怎么样?”他继续追问。

他肯定早算清楚了,为何还来问我?我算了一下,这差不多是这个时代近五十万亩地的粮食产量。窦家的地还真不少。

我说:“一般若只是借粮,在对方资产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间比较合适。若是想乘此机会打击地方豪强,那就另说了。”我是脱口而出的,因为我记起了所谓的五分之一理财法和犹太人拿出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做善事的传统。

果然,他问为什么。

我只得大致说了犹太人拿出十分之一做慈善的传统,和现代人的拿出五分之一收入做储蓄的理财观念。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自己都是没一点系统,他自然也是听得一头雾水。

可他的心思显然也不在这些理论上,因为他说:“你的意思是说,拿走这些人的五份中的一份,会让这些人心疼?那好吧,那就借窦家五分之一好了。我采纳你的建议。”

废话,谁出血不心疼?不知为什么,听他这样说,我觉得其中什么东西有点不对了。

他这是什么意思?

我歪了头打量他,这下意识到了戴面具的好处:面具遮住了脸也就遮住了表情。他藏在面具后面算计起人来,那真叫“不动声色”了。

我脱口而出:“你这是弄的什么诡计?”

他静静的坐在那里,又在观察我了。我的脸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坦白的迎向他探究的目光。他想要看到什么?

今天天气晴好,是个所谓春光明媚的好天气,几乎没什么风,纱帘也好,柳丝也罢,都几乎纹丝不动。他为了显得闲雅随意,让自己更舒服些,又挪了挪身体。这一动,在这一片静谧之中倒显得有点突兀。

“你的建议很好。”他说,

“我的建议?!”我吓了一跳,“其实窦家的事,太后娘娘肯定知道得比我多。”我说,边说边琢磨,“你不去采纳太后娘娘的建议,却来找我,定是你和太后娘娘有什么不对付。拿我说事,你不觉得我这个小称砣未免太轻了些、压不住你那杆大称?”

我又说出实话了,我管不住自己的嘴。

好半天没动静之后。“出去!”一声低吼。

我立刻转身出去。为什么人人都把我当傻子?

我好好抱着手中装了鸡鸭的宝贝藤篮,正要迈出院门。

“站住!”又是一声低吼。

我站住。一时叫我出去,一时又叫站住,这是第二次了。这反复无常的家伙又要玩什么花样?

“什么?”他向我抬抬下巴,目光落在我的腰上。

那里插了一只竹笛,是二哥的。他上次来店里时落在了店里。刚才我在店里看见,就随手带了过来。

“拿来。”他又说。

不等我有所反映,旁边的陈妈早手急眼快,一下子把笛子抽了去,三步并做两步,呈了上去。

他拿在手里,快速的扫了一眼。

我不懂笛,只听二哥吹过几回,笛子这东西二哥那里有好多,插在一只瓷筒中,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各种材质都有。这支并无特殊,只是普通的竹笛而已。这些不同的笛子,到了二哥手里能吹出不同的音色和意境来。这技术我羡慕了很久。其实,二哥也有一下没一下的指点过我和小雷几次,但我这不成材的,从来没学会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