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海上马车夫> 第二百八十九章 汤兔的土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九章 汤兔的土丘(2 / 4)

文程道:“尚且不清楚。这个兵种是在半年前刚刚组建的,目前只知道他们是上马为骑兵,下马为火枪步兵,但没有火炮!”

清军向来不害怕明军的步兵,这或许是努尔哈赤时代留下来的病根吧!总之,连皇太极也不是很重视辽东军的枪骑兵,在他的眼中,没有炮的步兵不值一提。

“如此,我们现在看来很难渡河了,因此当全力迎战敌军,争取突围出去,然后走陆路回国!”

过了漆河再走不远就是满清的地界了,但是恰恰是这条河挡住了他们的退路。

“我来打头阵!”

阿敏主动请缨,皇太极点点头,眼下只能让他去当先锋了,其他人都没有那份决心!

范文程道:“想要破围,只能动用我军最强的兵力去攻击敌军最弱的位置!但是这样一来,我军必须在短时间内通过敌军最弱的防线,否则敌军最强的军队将会迂回包围我们侧翼,那就糟了!”

战争就是这样,你攻击敌人最弱的位置,显然把自己最弱的位置暴『露』给了敌军最强的兵力,如果不能把握这个时间差,那么反而会被对方击溃。

皇太极点点头,对阿敏道:“也好,把镶黄旗调给你,务必冲开敌军,掩护中军突围!”

“放心吧!”

阿敏撂下这句话后,人已经冲出营帐。

时间紧迫,辽东军大兵迫近,清军已经没有休整的时间了,必须马上全力突围。

作战命令下来后,清军顿时炸了锅一般,恐惧油然而生。

看着兵马调动带来的巨大低沉士气,皇太极心中第一次生出无奈的感觉。

或许这就是天命吧!

皇太极仰天长叹,到了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军事家,他已经嗅出了那份要命的危险。

雨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皇太极盼望雨大些,但是偏偏不如愿。

细雨靡靡,一点儿都不像夏末的暴雨,反而更像清明时节的烟雨纷纷。

不过,就在皇太极盼望着大雨倾盆时,淅淅沥沥的小雨也停了,着实气人。

天意如此!

皇太极正诧神儿间,阿敏已经点齐两万精锐,朝西奔去。

皇太极不再犹豫,当即命令道:“全军随朕从北面杀出!”

剩下的将领们为之一愣,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皇太极竟然改变了主意。

无疑,皇太极把阿敏送上了死刑场,没有中军接应阿敏,阿敏铁定会被明军围歼。

范文程有些感慨,但是眼下皇太极这么做,无疑是最好的方法。阿敏军中有镶黄旗存在,这回误导明军突围的是皇太极主力。

声西击北,皇太极选择了用三万骑兵冲正面突围,反其道而行之或许才有希望。

汤兔东面,一座高高的眺望台塔建完毕,詹增勇、沈秀芳和杜永臣三个黑甲精骑将领齐聚在那里,从高处用千里目观察远处战场。

清军的情况在大草原上无处遁形,一切都掌控在詹增勇他们的手里。

“你们看皇太极会在哪边?”

沈秀芳放下千里目,道:“我看他在西面,那里是我军薄弱之处,满桂的关宁铁骑肯定不会被皇太极放在眼里。况且他的镶黄旗在西面!”

杜永臣道:“可是北面有三万敌军,皇太极的正黄旗子也在北面,皇太极也有可能选择正面突围!”

几人四处寻找皇太极的中军,只能从旗号中大致判断皇太极的位置。

詹增勇道:“我已经通知满桂和王元龙他们了,谁发现皇太极,就发信号给我们!这仗打到这个份上,如果跑了皇太极,那就没了味儿了!”

这时,西面战场上,满桂的两万关宁铁骑先跟阿敏交锋,双方骑兵对冲,犹如两道碰撞的海浪一般,霎时激烈无比。

清军疲惫不堪,且心中犹如惊弓之鸟,恐惧万分。这令清军战力大打折扣,满桂这边的将士们却是知道还有三万黑甲精骑做他们的后盾,因此士气大涨,浑然不再惧怕清军骑兵。

此消彼长之下,双方战力和士气的天平都朝着辽东军方向倒去。

满桂的手下多为蒙古籍雇佣兵,战力要比祖大寿他们的关宁铁骑强些,况且还有两万枪骑兵在后面列阵掩护,人数上占优,满桂一点儿都不怕阿敏。

双方骑兵激战两个回合后,互有死伤,这时满桂所部重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

双方骑兵重新整队,准备再次冲杀一番。

满桂不着急,他知道对面的阿敏比他急。

果然,阿敏急于打开一个口子掩护皇太极冲出去,于是刚刚整队完毕立刻冲锋。

这时,满桂突然命令关宁铁骑退后,两万枪骑兵顶到了前头。

“列阵!”

一声令下,两万枪骑兵迅速下马,马刀换上了火枪,组成步兵大方阵。

“挺枪!”

“预备!”

……

“『射』击!”

敌军迫近,辽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