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冰封的池塘里冰面上或蹲或站的挤着几个毛孩子。
一个个大呼小叫的跺着脚发出欢快的童声,检验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效果。
边上的院墙顶上还滴流着冻成一串串的冰棱,下面的墙身上倒是刷着白底的红字,让黄子轩突如其来的一阵捧腹。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一人结扎,全家光荣’
‘文盲是可耻的,制造文盲是违法的’
小八儿,你给我上来,掉下去冻死你个小比尅的。依稀记得这个应该是五婶,她的嗓门依旧那么洪亮,隔着老远依然传进黄子轩耳朵里没有减弱。
不过没有起到任何实质上的效果。
小孩当然是不怕冷的,尤其是那个屁股蛋*子。
还穿着开裆裤露着小**对着凿开的冰窟窿里撒尿的那个小光头,浑然不觉冷为何物,也不怕穿着开裆裤会将小**冻掉。
这几个不怕冷的小毛孩,正在忙着炸鱼。
池塘在村子的东头,原本只是一个长宽在1、2百米的大坑,长满了荒草,下雨的时候,才能积上一点水,本是无人问津的,但是自从连接上了河道的尾巴,就被有心人看上了。就好像刚过了青春期的小姑娘,原本蓬头垢面的黄毛丫头一下子出落的亭亭玉立、身材窈窕,惹人侧目。
池塘连到了河道的尾巴边上,每年春天都会将池塘灌得漫漫的,唬的各自大人们以各种诡怪荒诞的传说或实际行动来阻止孩子们对池塘的向往。
自从被人承包下来以后撒上了胖头鱼的鱼苗,在河道口上放了一道水闸,池塘也渐渐有了活力。
每每无人看管的时间,都会有些顽皮的小子不顾家人的肉板子还有主家的喝骂,跑到鱼塘里来碰碰运气,运气好的话还能让晚上的晚饭上多出几条让自己垂涎不已的新鲜菜式。
此时天寒地冻的,在那早已冰封的水面上,到处可见翻着白肚皮被冻在冰层里的蠢鱼。
找块砖头,对着鱼边上的冰层慢慢的凿下去,要是觉得慢,再撒上一泡尿,那鱼也就成了桶里的猎物。
冒着大人那恶狠狠的肉巴掌和主家闻风而来远远的喝骂,撒着欢的折腾,也能小有收获。回家也算有了交代,说不准弄得多了,还能蹭上几毛的零花钱和自家大人那赞赏和鼓励的眼神。
虽然不许去,但是要是能够有所收获的话,呃,适当的去下,也是可以的。当然,要注意安全啊!
这里就是黄家集。并州市乐城县最大的一个自然村。
这里是黄子轩的老家。
每逢过年,必定全家齐来团聚的根。
黄子轩站在池塘边上,看着那一个个忙活的热火朝天的小屁孩们,心里头也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孩童时光。
好久远了啊!
越想越模糊。
索性摇头不想,继续前去大堂哥那里观战!
4个10,要不?
你狗日的,能啥啊!4个老k。对门!
不要!
啥狗屁玩意儿牌啊!真怂到家了啊!
小轩,接着,替我打一把,我去给你嫂子打个电话。
黄家集是个挺大的村,由于位置靠近县城,交通比较便利,再加上村中世代都以种植果树为生,便利的交通也提供了销售的渠道,所以生活也过的去。村中大半都是黄姓,大部分都是本家,黄明恒在家中排行老二。有个哥哥和弟弟。
听到院子里传来的叮当的响声,黄子轩的大伯从镇上赶集回来了。
作为年前的最后一个大集,必定是全年最隆重的。一般赶集的不到下午散集,是不会回来的。
作为镇上最大的村子,原本每逢五、逢十,隔5天都会有集市,四邻八乡的都会赶过来‘赶集’买卖,黄家集的名字也就是这样得来的。不过最近几年,由于交通的便利,村民们越来越喜欢到县城或乡镇上的集市上去逛逛,所以黄家集的集市便慢慢的没落了下来。
四邻的街道上不时传出来噼啪的鞭炮声,四下里飘着若有若无的年味儿。
堂屋里的热气也足,正中间的八仙桌四周放着两个坐着热水壶的煤球炉子,正缭绕的向上升腾着快要烧开的水汽。
屋子里面暖洋洋的,并不干燥。
****************
大爷大娘,大哥的事儿咋样了啊?黄子轩话说的便是大爷家的大堂哥,黄子声。
黄子声在并州市的装修队上上班。
据说主要是冲着那门儿手艺去的,不过手艺学到多少不知道,但是女朋友倒是弄了一个。还是装修队的老板的女儿。
那如胶似漆的,嗯!据说已经有了俩月了。
眼看着已经遮掩不住的老板气急之下也别无他法,只能不情不愿的迁就着女儿,便宜了黄子声。
不过这代价嘛?据说也是蛮高的。
唉!别说了,摊着个这样的亲家,也算是到了八辈子霉了。也不看看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