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没有回应,乌拉那拉氏脸上有点儿挂不住。yin沉着脸又重复一遍,还是没有回应。感到有点儿不对劲儿,心里突突直跳,待要起身,黛玉摇首相劝:皇后别着急,容嬷嬷一把年纪的人,挺不容易。或许是有了什么事儿绊住不成?再等等,兴许一会儿就来了。
分明不是这么回事儿,又不能脸上带出来,林黛玉也是个伶俐之人,没到饭熟揭锅的时候,不会和盘端到桌面上。人嘛,比得就是运气加尺度。含笑相待反衬出皇后浮躁,硬生压抑着,心里嘀咕,分明说好的,本宫这边儿一传唤,容嬷嬷就进来呈上拟好的加急奏折,将那件大事儿《四百九十四》兄弟重逢办了。一个老太婆,一个不过有ni娃娃的皇贵妃,还不是由着本宫摆布?把钮钴禄氏捏在手里。黛玉这边,给十五阿哥定下咱乌拉那拉家的女孩儿,封个亲王。本宫也够仁慈,堵住朝廷内外悠悠众口,其他的,慢慢来。想到这儿,还不见容嬷嬷动静,怎不让她着急上火,霍然起身幽怨的盯着钮钴禄氏看,再次移到黛玉脸上,还是那样风轻云淡。也许是太过小心,优柔寡断反误事,皇后坚定地往外走。
未待她伸手触及到门帘,门外传来说笑声,有宫女从外将门帘子挑起来,一面向里面回禀道:启禀太后娘娘,众位皇妃娘娘们、阿哥、格格们前来请安。
钮钴禄氏平静的答道:都是些好孩子们,进来吧。
走在前头的是瑜妃与五阿哥,莲嫔携了十二阿哥,庆贵人抱着十五阿哥,绿贵人抱着十四阿哥,还有其她的妃嫔、阿哥、格格们鱼贯而进。
臣妾、贱妾给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皇《四百九十四》兄弟重逢贵妃娘娘请安,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皇贵妃娘娘吉祥!
孙儿(孙女)给皇玛嬷请安,皇玛嬷吉祥!儿子(女儿)给皇额娘请安、给黛额娘请安,皇额娘吉祥!黛额娘吉祥!
把个挺大的寝宫塞得满满,齐齐的一屋子人矮了半截。
皇后别说要出去,就是动一动也很费劲儿。她想发怒时机不对。她想把自己带来的人叫进来,后知后觉感到,她们也恐怕是身不由己,不,定是中了老太婆和黛玉的圈套。
怪不得跟我讲什么外戚、东汉太后和少帝的争斗,又什么幼主即位、母后临朝、外戚悲惨下场,还什么多尔衮后代至今翻不过身等等。看着十二阿哥,这儿子忒软弱,让他从上书房下课就来找皇额娘我,竟然跟那些人裹在一起。还有容嬷嬷,她不会误事,定是出了什么岔子,或是外面出了岔子。
这当口,颜芳、雪雁、宁珍,还有太后宫里几个有功夫的宫女把守在门口,听的廊下又有脚步声,皇后脸上带着希翼,带着焦虑巴望出现惊喜。
太后见皇后尽顾自己发呆,丝毫不理会跪拜在她脚下的人们,冷哼一声:都起喀吧。皇后?狠狠瞪着乌拉那拉氏,跟哀家斗。你太嫩了。
皇后无意识的挥挥手。
门口出现一阵躁动,但见铮慧喜滋滋的走进来,朝着太后和皇后、黛玉笑着说了一句话,把皇后惊喜的跌坐在绣椅上。
奴婢启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皇贵妃娘娘,皇上回来了。
乾隆带着一身的疲惫出现在众人身后,看到儿子归来,太后这时流下喜悦的珠泪,皇后犹如在迷茫之中徘徊,对上乾隆嘲讽的眼神,她恍惚的想站起身迎驾,无奈身子不做脸,不知是放下矛盾的心情,还是自认倒霉,她也流下莫名泪水。
黛玉越过她走到庆贵人身边,接过十五阿哥,与其并肩和众人向乾隆施礼。
乾隆走进来,跟随他的骆吉闪身在一旁。他扶起黛玉又向太后跪拜:儿子让皇额娘担心了,儿子不孝。
罢了,弘历啊,你这一家大小,哀家交给你啦。天可怜见的,哎,回去吧,哀家这身子骨快让你们倒弄散了。
乾隆回宫,众人皆喜,一场紧逼在眼前的危机,消亡在无形中。人们再次向太后跪拜,退出去。
黛玉也不例外,只觉着浑身疼。与瑜妃在岔路口辞别,和莲嫔、庆贵人、绿贵人等默默行走,各自分别。
回到玉竹轩,没人之际,铮慧小声讲述着事情经过。
城内有异动,一边是诚亲王允铋,一边是这边,两下里飞鸽传书,还有八百里加急,赶上乾隆等。
乾隆知道事情真相,一边以自家做饵,继续前行;一面暗中调兵遣将回抄绪经,将其围堵在城郊,拖延他进城。行到雁门关处,当机立断,就地拿下孙绍祖等人,即刻转回京郊,擒拿绪经。
绪经知道落在他的手上也是死罪,自缢而亡。
那一夜,在慈宁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太后、乾隆、乌拉那拉氏是怎样处事,也没人得知。
次ri,宫里传出消息:因绪经将军在与叛军余孽厮杀中。身受重伤,不治而亡。乾隆特意褒奖,以公爵之礼安葬;其追随人等及眷属俱以其他名义,下狱的下狱,发配到宁古塔的,官卖为奴、为ji的。夏金桂也在其中,抛了薛家,依然没有逃拖宿命,这也是她未曾料到。乌拉那拉家其他人倒是没有被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