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众神之地> 第一章 无法无天(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无法无天(五)(1 / 2)

不久,刘繇又放弃丹徒西逃,孙策遂东进夺取吴郡。没过多久,孙策引兵渡过浙江,直逼会稽。会稽**曹虞翻劝太守王朗暂避孙策的锋芒,王朗不听,在固陵阻击孙策。孙策几次从水上发动进攻,均未能奏效。

孙策的叔父孙静献策,建议声东击西,从查渎进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孙策依计。于是,他们夜里一面到处点燃火把,迷惑、牵制正面之敌,一面分出兵马悄悄从查渎出击。王朗出于意外,大惊之下派周昕率兵仓猝迎战,孙策斩杀周昕,长驱直人。王朗败溃,带虞翻乘船逃到东洽。孙策鼓勇追击,王朗,虞翻投降。

孙策平定江东,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自己兼任会稽太守,仍以虞翻为**曹。

这几战打下来,非但在袁术的意料之外,连刚刚把献帝接到许昌的曹co都对孙策刮目相看,一时间江东孙郎的名号响彻大汉,一股新的势力就此形成。

————————————————————————————————————————————————————

这样一番折腾下来,大汉割据的局势反倒更为明显。

幽冀二州归袁绍,并州和冀州的一部分在齐舜的控制当中,兖州和司隶由曹co掌握,当然还有献帝。徐州归刘备,豫州归袁术,荆州归刘表,扬州大部分归孙策,西凉有马腾韩遂,益州有刘焉,除了局势还不明朗的雍州和青州,其他的地盘几乎都在这些猛人手里。

献帝在安稳了以后,又开始动了心思。他不是不知道曹co让他迁往许昌意味着什么。他本以为曹co真的想匡扶于他,为他再次中兴大汉出力,可残酷的现实再次让他清醒。有了自己在手上,曹co以后就可以用自己的名义来办事,且不管那些事是不是他愿意去做的。

如果就这样让曹co逐渐壮大,那自己的话语权是不是会越来越弱?哪天他一个不高兴,自己这皇帝的称号是不是就要拱手送给他?每一次想到这里,献didu会出一身冷汗。

他虽然得不到诸侯的尊重,但他可不是傻子,也不希望别人把他看成傻子!

为今之计,首先是不能让曹co觉得自己可以为所yu为,必须要找到另一个势力来牵制他。

献帝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着妙棋。

到了许昌后不久,他就下诏斥责袁绍,说他地广兵多,却只知道结党营私,对勤王之事视若无睹,却只想着为了自己的私yu而兴兵备战,让他很不高兴。

皇帝毕竟是皇帝,在天下姓袁以前,袁绍多少也要给献帝面子。于是袁绍上书,言辞恳切,对自己的头脑发昏而深表歉意。

此举正中献帝下怀,他看到袁绍的自责后也就没有追究,毕竟本来他也无法追究。而最妙的是,他非但没再说什么,反而因为袁绍认错态度良好而任命袁绍为太尉,封邺侯。

这个举动看似提升袁绍,却深深戳中了袁绍的痛处。袁绍看到任命后大发雷霆:曹co是大将军,我反倒只封个太尉,难道我的地位比曹co还要低不成?他小子以前几次三番在死亡边缘,还不是我把他拉了回来。现在居然利用皇帝骑在我头上作威作福,我呸!对这个官职固辞不受。

袁绍的做法又中了献帝的圈套,他就是要让袁绍感觉一切都是曹co的主意,好把矛盾转移到曹co身上。可曹co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论心机,整个大汉也没有几个人能及得上他,他又怎会不知献帝的伎俩?他于是上表请求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袁绍,而自己只担任司空,行使车骑将军的职权。

不过就算这样也无法完全消解献帝的计策,袁绍虽然得到了大将军这个最高军事职位,可心中依然不忿,总是感觉这个名号是曹co让给他的,对曹co的不满ri益加深。

就这样,在献帝的幕后推手下,袁绍和曹co两个人的梁子就这样结下,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站在同一个战壕。

为了加强对曹co的威慑,袁绍命长子袁谭率军渡过黄河南下进攻青州。而青州刺史孔融这些年一直被黄巾余党搞得焦头烂额,哪里还有实力抵抗?因此没过多长时间,青州就易了主,而袁谭亲自担任青州刺史,把孔融赶到了曹co那里。

孔融虽然打仗不行,可他的威望还是很高的。作为千年前圣贤孔子的后裔,小时候又以让梨的故事而闻名于世,他在大汉受到了世家大族的强烈尊重。这样一个人被袁绍一顿老拳赶走,多多少少已引起天下对袁绍的不满。而曹co以上宾之礼迎接孔融,又让天下对他交口称赞。他的名望也因这事而与袁绍拉近了距离。

不过曹co也很不爽。如果不是献帝yin了他一下子,青州又怎么会给袁绍抢走?他本就想借献帝的名义以讨伐黄巾军为由进入青州,以孔融对大汉的忠心,到时候还不是要对他为命是从?这样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青州的计划本来已经被排上了议事ri程,可袁绍的强势让他不得不忍耐一下。

受到影响的不只是青州的方案,还有长安的所在地雍州。李傕郭汜死后,长安一直处于无人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