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赵风云录> 第三百零四章 纳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四章 纳美(1 / 2)

明的小眼睛里浸满了忧愁郁闷地黯然道:“没有!起应给予代郡的粮饷开始有了拖欠。今年更是自夏七月便积欠至今了。”

杨枫蹙紧眉峰指节重重地在案几上叩了叩然道:“尉缭此举未免太过了些!”

三年来他和尉缭腾章诋时时具疏互劾仇衅愈演愈烈矛盾公开到了激化的地步。杨枫于代郡大得尊贵的长宁君倚恃器重;在的尉缭则被韩晶暗暗褫夺了实际军权进官国尉自大将军廉颇返都后他便和春平君、平都侯等宗室封君相交契彼此援引为一党尤与春平君相善大力扶助其坐稳内史之位成了王亲新贵一党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双方交恶攻渐连长宁君和春平君、平都侯等亦牵涉其间甚至已经达到让太后、大王两次遣使下诏旨和解的地步。

在表面上势成水火的紧张关系中实则杨枫和尉缭都感受到彼此强有力的支持也都暗为对方的明睿和双方殊途同归、相通的举措而引以为知己。

两个人俱是位高权重正因为互不相容进而分倚不同的宗亲贵族而剧斗才得忌刻的韩晶放心。同样正因为尉缭在个人怨隙的幌子下对杨枫不遗余力地弹劾攻讦杨枫才得以腾出手脚在代郡自行其是阴蓄实力。每当他一有稍露骨的举动尉缭必抢先陈疏参劾抨击或云“不安于王道。为图私利轻启边衅饷殃民”或云“以厚利饵壮士从军伍致代地民好气任侠为奸尚功利不事农商坏国之岁入”偶或还隐隐词连指向长宁君。言杨枫“阿谀取悦于上。不能相代之封君纂修其身。成温孝恭德”、“以上行下效致代地奢靡之风日盛”云云。在他人可能引疑窦之前就以个人的冲突仇怨将局势搅得一团混沌。

在他于朝堂上有意识地主导下杨枫在代郡不合于臣道地举措巧妙地被淹没在了臣子之间的党争攻讦里。而杨枫阴主代政疏奏却皆推长宁君于前使博美名更隐隐触动了新君赵偃深心中对亲弟的那一点忌惮防范——至于春平君、平都侯等各宗亲新贵亦坠入尉缭之术。入局其中事机更不可测。朝上廉颇、许历各重臣大将既不为韩晶所信在强干弱枝分而治之的治术下权柄颇遭侵夺又深惕于外敌当前朝政纷乱在险恶的惊涛骇浪中。也只能竭力周旋弥缝其间了

春平君为内史。执掌赵国财政事务权柄极重便是军中钱粮。也需赖以征筹调给。偏他不学无术胸无成见依依唯唯很是倚赖背后的尉缭。在尉缭的暗中作用下田部吏对于代郡、雁门一带的征纳历来催逼极严极苛粮饷调拨却简慢得多。双方每每便因此连封上书弹劾参奏腾喧起新一轮激烈地争持大波。

当然表面文章之下是彼此地心照不宣——代郡小民和多为代郡本土人地下层军卒甲士谁人能明了高踞朝堂上层人物的勾心斗角。他们知道的只是大王不恤民生军情春平君谄媚事上一意苛比追纳致使他们室家日败不得安生乃至鬻儿卖女弃家流离而戍边保国、月食官粮的军士竟连口食都不得周全饱暖无着。那坐镇代地的亲贵长宁君又迭起广厦高阁骄奢极欲横暴肆行。军心民情也因之日渐怨愤几至于人心汹汹。幸而是靠了恤民爱兵的郡守杨大人屡屡上章向朝廷力争甚至自出封邑所得粮粟为民救急给军中弟兄置办餐食于是由尉缭借着个人矛盾为肇始引的私怨冲突在督察院隶下文宣司地大力推波助澜下于代郡竟慢慢将怨恨的矛头指向赵王及宗室亲贵。

眼见耳闻的总是真实何况伶牙俐齿的文宣司人众充分挥了他们的职责特长无孔不入地四处传播、渲染、宣扬头头是道极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代郡军民的眼里这就是事实!完全的事实!——“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休小觑了这一点一点的灌输人心也将由此一点一点地移换终有一日会轰然而成不可遏地燎原之势。最重要地是在这君臣关系相对平等的春秋战国时期象“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许许多多此类君臣关系理论更是渐渐被文宣司中人或假借愤懑或故作触动一腔苦楚顺手拈来宣扬。

可是自夏七月至于入冬停了代郡数月的钱粮就实在是过分了!秋征已过田部吏在代郡、雁门罗、摘、剔、抉按年初地“上计”敛足了钱粮可士卒例拨的粮饷却久拖着不肯下来又让他如何维系军心?高阙私粮只可小补以争民心却绝不能当真尽出而代朝廷补上军中积欠的钱粮用度况且缺口实在过大也不可能补足得了。

左右众人或多或少都知晓杨枫和尉缭的关系奥妙。范增曾参与了整盘大棋的筹划汗明精细斗苏虽秉性宏达旷烈却不失缜密停蓄几人互相望望一时俱无言以对。

朱英苦笑了一下回看看暗影里的李齐。暗影里照例声息俱无只两星寒锐的目光冷冰冰地射在他脸上。

又苦笑一声朱英回自袖中抽出一份竹简离座奉与杨枫很沉闷地道:“公子今日刚回我等尚还不及奏报。此次积欠代郡钱粮却与尉缭无多少关涉而是朝中又出了一桩大事体了。”

“什么?你且道来!”杨枫眉梢一扬将竹简搁在案上一抬手道。

朱英蹙额道:“据监察司的最新回报不止代郡一地各郡钱粮这几月间或多或少都已停拨。便是李牧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