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赵风云录> 第二百八十一章 北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一章 北望(1 / 2)

“请为我唱一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谁说出塞歌的调子太悲凉。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想着黄河岸啊阴山畔。英雄骑马壮骑马荣归故乡。”

都说故土难离可真的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这片养育了他又深深伤害过他浸染了他们全家血泪在他心头留下难以磨灭的惨痛印迹而为他们一家七口三年前不得不含泪抛离的故土他的心绪却异常的纷乱理也理不清。

轻轻哼着心爱的《出塞曲》冯豹从自家已粗粗收拾出个模样但一股霉味潮气却仍挥不去的残败土坯房里走了出来。略略伸展舒活了一下筋骨一路随意地和正忙着秋收做活在村头场里打谷、地里割麦的乡邻们打着招呼他穿过了长长的田埂来到村边一座小山岭下。

顺着一角隐现于荒榛泥壤间的小道冯豹慢慢爬上了小山顶在一株三两人都合抱不过来的参天老松树的荫影里默默坐了下来目光阴郁怅怅地眺望着下面的小村落——冯村。

溯汾水而下有不少名城大邑。赵氏赖以家有着“柱国之地”称谓的晋阳即在汾水之滨。自长平战后秦国王龁、司马梗相继攻取武安、太原诸城邑赵国的南疆、西疆失却大片领土晋阳、狼孟、榆次、新城等地乃成为大赵遏制秦国东进窥伺的战略第一线。由新城向东翻过逶迤的两架山梁便是群山揽抱着的冯村而冯村周遭三四十里间的山洼里也还散落着四五个规模大抵相近的小村落。

随着疆域的不断向东缩减大赵的国力急剧倾颓爰田制早经废弃流亡的农户愈来愈多然而田税更增户赋征收也不肯损其户数。“上计”是一年一年往上叠加递增至于年终所入之数却犹在年初的“计”之上。正赋之外尚有额外抽收、临时加派的各色名目。三年后的今日故乡较诸三年前显得更形破败更形凋敝也更没有生气了。从坡顶望下去触目尽是黑魆魆脏兮兮残破杂乱的斑驳土坯小屋零落的临时窝棚草舍泥棚间是胡乱堆积着的柴草禾秸。虽是秋忙时节却仍是一派萧瑟满布着阴暗的意象丝毫寻不见应有的欢腾场景。

穷!困难呐!

就在前天一个面貌严肃、肌肉僵化的田租吏已黑沉着一张脸带了四个手下司事进到村中。几个人成日里在村头田间乱窜竖眉瞪眼紧绷着的脸从没舒展过粗暴而毫无商量余地的冷苛语气叫求告着“年景不好”的村民们不寒而栗。一股不祥的气氛沉沉笼罩了全村。谁也说不清今年连口粮、种粮被挖走都难以完税无法挣扎着活过去的村民将会有几户人家家破人亡又将有多少人得忍痛鬻儿卖女弃家流离逃荒沦为佃客奴婢甚至身填沟壑。

在山坡顶坐了许久许久眼里蒙上一层阴翳的冯豹拧紧了眉微微眯起眼睛收回了深沉的目光闷闷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心里的愤懑忧郁一起吐出去。用力甩甩头他两手垫在脑后仰身在草地上躺了下来。

嗅着松子柏实的特有清香勾起了内心伤感的冯豹呆呆望着老松的虬干浓荫眼睛却恍恍惚惚的视线不知飘在什么地方。这是第几次了?回到冯村的十多天他已经第几遭来到小山顶?自打他出娘胎伊始小山坡就是他和狗伢、山娃、土牛等一帮兄弟伙伴一道占据、嬉耍的“领地”。在他的记忆里便是在这儿小小年纪的他割草打柴尚且稚嫩的手脚被尖石枝桠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在他的记忆里便是在这儿他开始颤巍巍地跟随堪称村里最好猎手的叔父学习拉弓、射箭;在他的记忆里也是在这儿他和伙伴们饿狗似的漫山遍岭搜寻着任何一点可以下咽果腹的东西;;;;;;

似乎只有在这片留下过他无数足迹充实了他童年、少年时代的山坡上他才能略略舒缓内心膨胀、压抑着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重感——

事实上他的心已经和故乡这块土地格格不入了;他的魂千丝万缕系念牵挂着的是遥远的高阙塞!

甫离高阙回归故土然而他总在不知不觉中想起自己的新家——那个在高阙塞的新家。此时此刻秋收欢腾的声浪该已席卷了高阙的每一个角落了吧。虽然高阙的土地比冯村更瘠些但黍、粟、菽、麦、高粱的产量总还不低。最重要的是租税差徭轻得令人难以置信田地里收成的绝大部分结结实实是自家的。何况在帅爷不断对胡虏用兵拓土开边的同时文宣司亦大力宣讲全面兴屯的“农政宜举”令:屯田以供军食屯牧以备军用。在兵屯、犯屯以外户屯是备受重视、大力推广的屯户们如果有能力开荒垦地越多甚至还能得到文宣司的嘉奖。而许多屯户的畜栏里居然也养上了牛羊——帅爷给了有子弟投身军旅的人家每户一头牛、四只小羊;便是普通屯户向帅爷设立的牧场购买牲畜价钱可足足较市价低了三成多;;;;;;短短两三年早期到高阙屯垦的人家一举粮满仓不止丰衣足食积屯的粟米足支数年。

帅爷的无上恩泽啊!

到处是一派红火到处是一片热气腾腾的勃勃生机到处是盈盈的喜气疲累欲死的劳作是愉快的心满意足的因为前面极丰厚的回报看得见摸得着撩得人眼红心热。大伙儿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不再是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