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赵风云录> 第二百五十章 群策(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章 群策(十)(1 / 2)

杨枫的指尖微微一颤转头看向范增。范增舒快地点了点头。

“公子心忧代郡人口不足丁壮稀缺问题还有一个办法。”尉缭向后一仰身大半张脸没入了烛光照不着的黑地里隐在暗影中阴冷犀利的目光依然沁出逼人的寒冷腔调却轻快起来了“那就是诸戎!春秋时蛮夷戎狄杂居诸华间晋国攻灭戎狄最多。历这数百年华夷之隔渐消已然大抵融合。如今赵国境内还散居着赤狄、白狄、廧咎如等戎族。诸戎文化礼仪、生活习俗多近于华垦植聚居但犹狩猎、畜牧牛马。公子若得诸戎之力安置其于襜褴、林胡新辟之地既耕且牧以为代郡之屏障善莫大矣。”

范增略微笑了笑道:“如何作用行事?”

尉缭的声音更轻快了些“赵国、魏国均有内乱魏国且加兵于齐。而楚国据斗苏最后一次传回的消息黄歇或可忍耐而黄战、黄霸诸人动作频频最低限度楚国朝野将掀起一场人员更迭的大波。在如此形势下秦人焉能捺下性子不趁隙举兵东进。一俟秦国有所动作我使人于诸戎处遍散流言言赵王又欲征丁壮从伍御秦。公子一面让乌家与诸戎接触极言代郡赋征之优裕一面即以精兵随李牧将军东御晋阳代郡守备空虚无力北御匈奴进言长宁君这不知兵、不懂政的懒散游嬉少年渲染张大吓之必可使其从公子之意进言召诸戎防驻代郡扼防匈奴兵锋;;;;;;诸戎既事畜牧应与垄断赵国畜牧业的乌家大有交往。让乌家人为说客动之可也却断不可使诸戎入河套地须置于代郡公子恩义结养蓄使之。数载之下自能将其力尽纳为己用。”

杨枫微微点头闭闭眼睛微喟了一声。

尉缭嘴角不屑地一撇轻蔑地一笑道:“乌老爷子年迈族中子弟浪荡纨绔实则这么年能撑起家族事业的唯有乌大少一人。但看打理生意十二仆头尽外姓者佐理族中大事的乌卓、乌果、乌光等诸人非收养的孤儿就是族中微寒之人可知乌家衰颓之象已显。却是不当使之以故旧关系再交结诸戎引为家族外力致主从不辨。”

范增慢慢平淡地道:“乌果手腕顺溜言语便利极是恰当稳妥人选。公子留他并乌光数人身边使唤乌大少不会不允的。届时以军务遣他南下勾当便了无需通过乌家上层。”

杨枫略一变色咳了一声掩饰了过去但只看着尉缭惊疑奇道:“我还不知先生对各国形势研探如此之深便连戎狄的情形也知之甚详。”

尉缭似乎瞅了杨枫一眼语气淡然很随意地道:“我游历流浪天下有九年之久足迹遍及三晋、齐鲁、两淮人间的凄惨不平我见得太多了。我尝以僚属门客之身历过三次战阵困过四次围城下过一回牢狱易子而食拾骨而爨的最困敝境况也曾遭遇过。战阵上逃越围城中株守山野里流亡;;;;;;九载沧桑历遍人世尝尽人生识透人心认知天下大势也寻觅能一展所学之处;;;;;;”鼻腔里轻轻哼了一声仿若漫不经心地道“天下大势!世人皆认为不可为之事我偏觉得不可为处有成功之望。”

杨枫的心情如潮般忽涨忽落顿住脚步目光一闪望着暗影里尉缭的脸。

隔了一阵静寂他在沉思中邈然一笑续上了开初的话题道:“用间的第五方面即‘乡间’的长期布置——待得在河套地区立稳脚跟从中擢选出忠诚而精干的人派遣他们回到原籍衣锦还乡但仍象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抓住一切合适的机会以不经意的态度向乡邻亲朋灌输‘代郡’的好处拉拢撩拨困顿、迫切希冀改变生活现状的乡人的心。就是不愿离乡背井的人也在他们心中慢慢植下‘代郡’的影子。如果没有机会那么便不动声色隐伏下来。战事起时这些人就是早经潜伏下的间谍为我们传送对方守卫警备的情报在敌后组织起反抗的力量制造谣言混乱进行尽可能多的骚扰。如若力量足够就焚毁粮草背后夹击反戈动内应。你们可以想像一下两军对峙时对方虚实尽被我所洞悉又士气低落内乱不断对于我们会是何等之大的优势。一个人的成功是毫不起眼微不足道的但千百个‘乡间’的成功将积少成多使我们赢得一次次重大的胜利进而赢得整个天下!”

尉缭心头一突身子不由得倾前了些和范增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里的惊悚骇然。在一场战争可能生前的数年乃至于十数年前就深入敌对国的底层布下间谍安插下一个个钉子和下层乡野小民农夫打成一片宣扬己方的好处刺探情报慢慢剥离对方的民心——“乡间”竟能如此使用!也竟能用到这样可怕的地步!

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眼中天才得匪夷所思的公子心里正千百遍地懊丧。当时在现代社会哪曾想过有朝一日要在古战国时代讨生活机械、制造等等方面固然是一窍不通最没脸见人的是基本上五谷不分对《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一类著作更全无兴趣。什么韧性铸铁犁铧、曲辕犁、轮辗磨、链斗水车;;;;;;多少农业栽培技术和农机器具只知其名具体形状构造则两眼一抹黑了。否则若是能以大量的“明创造”开创一个农业大革命何愁不能最短时间内在河套地区乃至辽河平原、三江平原、河西走廊奠定稳固农业基础又何愁不能牢牢攫住小农们的心。

尉缭眼里光泽流转不定又眯缝起了眼睛缩聚得更深灼闪着阴阴幽冷的光冷冰冰地道:“闻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