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赵风云录> 第十三章 迷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迷惘(1 / 2)

.一寸豪情一寸灰。

回转李牧府邸后失望至极的杨枫借口酒醉径直回到居住的小院中。

酒喝了不少杨枫却毫无醉意心情沉闷地只身在小院里徘徊。

邯郸的夜很静很静院落中只有自己沉滞的脚步声和萧瑟呜咽的寒风拂过靠墙根那几丛竹子的飒飒清音。

仰望着深邃的夜空杨枫的心被愤怒绝望咬啮着赵国没有希望了。虽然从书上早知道了孝成王的多疑昏庸察察为明刻薄寡恩但直到真正见了面他才明白孝成王的昏聩忌刻到了何等的地步。李牧副手司马尚的内调自己的留都表面是奖励军功实则是对立下大功的李牧再度削权甚至不放心到了还要楔几颗王族的钉子到代郡的地步。如此君王又怎能不让志士寒心士卒愤怒解体呢?

这家伙疯了绝对是疯了。认不清时势看不清自身盲人骑瞎马乱闯乱撞目前赵国国弱民贫丁壮缺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徐图恢复国力他却白痴一样地让廉颇兵取蓟都。老将军击破栗腹自是意料中事但取蓟都孤军长驱入燕国腹地拉长战线粮秣军械运输线过长还得有强大兵力保证运输线的通畅劳民伤财呵。何况齐国哪会坐视赵国拔燕兵逼蓟都做的不过是无用功罢了。而兵迫燕下都武阳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武阳近于赵境战线短一方面围困武阳一方面还能从容消化攻占的城池以怀柔手段令燕人归心同时齐人基于坐山观虎斗心理亦不会插手何等的事半功倍。

若燕人撑得住那么至明年秋熟马肥李牧铁骑迅雷奔电般猝然一击兵力空虚的蓟都又怎能抵挡在齐国反应过来前就能迫燕国签下城下之盟。真不知道赵丹那脱了线的脑袋怎么就想不通其中利弊。

无怪乎人说宁替聪明人倒马桶也不当饭桶的军师。更何况是一个自以为是的饭桶。

临入都前他急急草就了一份洋洋数万言的奏折经军中书记官誊清后六百里加急送入邯郸。在策论中他提出了专力经营北疆重敲燕国一记后放低姿态联结韩魏交好齐楚除西抗强秦外尽力避免介入山东各国的争端。在国内鼓励农耕奖励蚕桑民富则国强只要再过十几二十年光景赵国的元气即能慢慢恢复。而劫掠成性的匈奴屡受创于赵国边境必将攻击重心转向秦国这就等于在急于东进的秦国背后插上一把尖刀。但现在看来万字平戎策也只不过是对牛弹琴罢了。

当日阴差阳错回到古战国时代他悲观绝望过。但自远走代郡谒见李牧近两年紧张而充实的军旅生涯豪情满怀而又舒心惬意。习武练兵之余不是与李牧谈兵论战就是与展浪、凌真等一班肝胆相照的兄弟纵酒放马那段峥嵘岁月真称得上漏*点燃烧的日子。

也就是在那段日子里他的心境生了根本的变化。凤凰山下他作出了赴代郡的决定给自己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想改变秦朝、汉初民众的悲惨生活扭转汉民族受北方游牧民族侵袭的历史宿命。但私心深处他根本没把自己看作战国时代的人在那种过去与未来时空颠倒的顺序中他有演戏的感觉甚至隐隐有一种先知的优越感换言之他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俯视着当代人即使在钦敬的李牧面前他心里的心理优势依然存在。直到融进了代郡的生活在各种动人心魄的人生体验中在代郡人慷慨悲歌侠烈之气的影响下他自己的情感也随着身边的一切而生着喜怒哀乐的变化在享受生命姿采的同时他重新感觉到了生活的可爱。至此他也才产生了归属感真正把自己看成是那个时代、那个国家的一份子以至于对赵国产生了浓浓的眷恋之情。

重新激出大赵的荣誉感和奋进精神让赵国再度焕出生机是他和李牧及代郡诸将的共同理想。目标虽远但他信心未泯。可惜可惜如今当政的不是雄才大略睥睨天下的赵武灵王而是他那不成材的同性恋孙子。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从理想的天国直接跌入现实的泥淖里。

客卿?这是一个很微妙的职位地位尊崇称得上是近臣却又无权无势。奔走于列国求取功名富贵的贤才多有以客卿为跳板取卿相高位的象张仪、范睢、蔡泽等人莫不如此。但他这个客卿却大不一样是被高高“供”起来的冷板凳根本没有机会在孝成王面前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治国理念。除了混吃等死他实在想不出自己还能有什么作为。

曾经一度的辉煌只成了美好而痛苦的回忆。

原来不管时空再怎么跳跃变化个人的命运还是牢牢掌握在时代的命运之手中。个体在历史进程中的命运是如此的脆弱、无助。

前路茫无可知心底那股浓浓失意落寞的况味怎么也摆脱不了。就在这个晚上他忽然不可遏制地深深怀念起了二十一世纪怀念起了久违了的亲人、朋友。心底埋藏压抑近两年的思念之情喷薄而出愈烦躁愤懑。于是杨枫停下了脚步回让仆役搬出一罍酒席地坐在院中拿着个陶碗一碗一碗舀着酒往肚里灌。

他的心境晦暗之极根本没有现墙头竹丛的暗影里现出了一对凤目一对秀气得惊人的凤目只不过此时这对凤目中正透出深深的恨意狠狠地盯着他。

连饮了几碗酒已有了六、七分醉意的杨枫突然有感于衷拍着酒罍大声吟道:“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即今冒九死家国两无益。中原久丧乱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