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第二世界之王者归来> 新书,望兄弟们支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新书,望兄弟们支持(2 / 16)

道、画栋雕梁,一位看上去四十许人,脸se苍白得异乎寻常华服男子,正神情落寞地通过翠竹遍植两旁的小石径,进入后府书斋处的中园,他就是南唐国主李煜。

后园是个以竹石为主景的园林,园中有四季假山,分别以笋石、鳞石、cho石、宣石叠成秋、冬二山,各自成景,为何没有布置chun、夏二山,这也能看出李煜心中抹不去的yin郁。

书斋在秋山与冬山之间,坐北朝南,宏伟厚重、三楹七架梁歇山的布局,横扁雕的是‘忘忧阁’三字。

书斋北面是清池小亭,周遭耸立着几株百年老槐、婆娑柔篁。

月se洒遍园林,园内没有点燃灯火,惟有两名宫女持着宫灯远远跟在后面。

李煜走进阁内,扶着窗柃望着天上的半月,暗自神伤。

一名宫女拎着一个食盒走到阁内的石桌旁,从内拿出两个果盘、一盅、一壶酒,轻轻摆放其上,将酒斟满一盅后,微微施礼后退去。

李煜转身,饮尽盅内之酒,长叹一声,耷拉着脑袋坐在石桌旁,眼神涣散,有谁能读懂自己藏在心底的那份凄伤?!

自己不是个好皇帝,李煜想着,可自己嗣位前又何尝想过要去当什么皇帝,天意弄人啊……

从自己降生在古城金陵,在那风雨交加的夜晚,老天就赋予了自己天生的奇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一如当年的舜帝和西楚霸王项羽,难道在一开始,天意就注定,自己将执掌一国之玺吗?

而后,也正因为这天生奇貌,便为诸兄弟所嫉,为了皇权的手足相残,互相倾轧使自己终不忍卒睹,于是,只有逃避。

那时自己隐居书房庙宇之间,终ri与诗词书画为伴,寥寥十余年,宫中钩心斗角之事,早已看淡!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chun。

我要的只是做个钟山隐士,可结果呢?同室co戈的苦楚带给自己几多伤愁?这其中更与何人说?

身旁有了娥皇后,世人都说自己沉迷后宫,不理朝政,可谁知道自己接掌的南唐是怎样的一个江山呢?自己又为其付出了多少???

那时三十六州的疆土已划去了淮南江北14州60县,长江以北再无险阻,宋已为正主,南唐已是风雨飘摇,自己又何尝不是受命于危难之间?

对外自己一心歌舞酒se,毫无大志,一再示弱!就是想使宋无意南下,自己是带着面具做人啊!

期间,南唐士兵,一群散兵游勇,自己将其训练成jing兵雄师,敢为国家肝脑涂地,并从未失去民心,这是自己最欣慰的,但要国家富强,我需要时间!时间啊!

直至金陵破,自己肉担而出,金陵百万百姓得以保全!违命侯?哈哈哈哈……一个文人,一个皇帝,无视尊严!肉担而出,亡国之君的名号与耻辱,自己一并揽下。

现在,他失去的,不仅是故国江山,连ziyou,也一并失去了,如今的自己,不过是太平盛世下一个锦衣玉食的囚徒而已,望望这个小小的宅院……从此,纷扰的人世,与己隔绝了。

自己常常怀疑,自己是否还活在人间,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

但自己最大的痛苦不是上面在这些,亡国又如何?现在南唐已划归大宋,百姓都丰衣足食,赵匡胤兄弟管理国家上,自己心下也承认,他们比自己做的好,天下百姓幸甚,可自己绝对不能忘记,赵匡胤兄弟他二人给自己的屈辱……

[第一章完

第二章栏庭密语

为了不使金陵成为涂炭战场,自己按照宋兵的要求,率领王公后妃、百官僚属,在江边码头集结,登上宋船北上,一路颠簸,数月后,来到开封,朝觐赵匡胤,得到了他钦封的‘违命侯’,这样一个带有极大侮辱xing的封爵,自己还要违心叩头谢恩,高呼万岁。

宋太祖赵匡胤对自己还算不薄,并未对自己多加为难,可至太祖死后,赵光义称帝,废除自己的爵位‘违命侯’,改封‘陇西郡公’,表面上看,自己的身份似乎提高了,对自己这个降臣也好似更加宽容,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赵光义召见自己几回,每次见面都用言语侮辱自己,虽然自己感到难堪,可面对他的羞辱还要强颜欢笑,哈哈哈……我更甚至无力保护自己身边的人。

随自己归宋的后宫嫔妃十余人,里面包括自己最爱的嘉敏(小周后),到开封后,嘉敏(小周后)被封为郑国夫人,太祖赵匡胤没做什么,可赵光义这龉鹾小人,常常将她们都召进皇宫伺寝,以此羞辱自己。

嘉敏(小周后)每次入宫归来,都要扑在自己的怀中,向自己哭诉宋太宗对她的无耻威逼和野蛮摧残,自己是心如刀割,与她抱头饮泣,强压着怒火。我心里清楚,以赵光义的心xing,若不是嘉敏为了自己的安全忍屈求全,他也许早就杀了自己。

望着嘉敏那充满屈辱和痛苦的泪眼,我唉声叹气、自惭自责地陪着她悄悄流泪,深为自己无力保护爱妻的身心而内疚,更对赵光义的残忍而愤恨,除此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